[发明专利]压电谐振板和压电谐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1906.5 | 申请日: | 200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白井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真空 |
主分类号: | H03H9/215 | 分类号: | H03H9/215;H03H9/19;H01L41/08;H01L41/0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谐振 谐振器 | ||
1.一种压电谐振板,包括基部和具有从基部伸出的多个分叉部的振荡部,其特征在于:
每个分叉部设置有:具有不同电势的激励电极;和连接至激励电极的引线电极,以便将激励电极电连接至外部电极;
在基部中至少具有两个导电接合部件形成区域,用于将引线电极的一部分通过导电接合部件接合至外部电极;
基部以宽于振荡部的方式形成,并且具有基部中央区域和基部拓宽区域,基部中央区域具有与振荡部相同的宽度,振荡部从基部中央区域延伸,基部拓宽区域从振荡部的侧边延伸出,导电接合部件形成区域位于基部拓宽区域内;
从位于基部中央区域和基部拓宽区域之间的基部的边界角部开始的延长的薄壁部分形成于基部中。
2.一种压电谐振板,包括基部和具有从基部伸出的多个分叉部的振荡部,其特征在于:
每个分叉部设置有:具有不同电势的激励电极;和连接至激励电极的引线电极,以便将激励电极电连接至外部电极;
在基部中至少具有两个导电接合部件形成区域,用于将引线电极的一部分通过导电接合部件接合至外部电极;
基部以宽于振荡部的方式形成,并且具有基部中央区域和基部拓宽区域,基部中央区域具有与振荡部相同的宽度,振荡部从基部中央区域延伸,基部拓宽区域从振荡部的侧边延伸出,导电接合部件形成区域位于基部拓宽区域内;
从基部拓宽区域的、分叉部延伸出的一侧的角部开始的延长的薄壁部分被形成于基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谐振板,其特征在于:
薄壁部分的终端部分配置于基部中比导电接合部件形成区域更内侧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电谐振板,其特征在于:
导电接合部件包括导电粘合剂。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电谐振板,其特征在于:
导电接合部件包括导电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电谐振板,其特征在于:
分叉部的主表面中具有凹槽,激励电极的一部分形成于该凹槽中。
7.一种压电谐振器件,其特征在于:
基座和顶盖接合在一起形成了内部被气密密封的外壳;
在外壳内的基座上设有构成外部电极的电极焊盘;
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压电谐振板的导电接合部件形成区域通过导电接合部件接合至电极焊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真空,未经株式会社大真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19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