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雕金属片状粉末方法和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8311.4 | 申请日: | 200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J·P·瑞特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弗里·丹尼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32B3/26;B22F9/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季壮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雕 金属 片状 粉末 方法 产品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雕金属片状粉末的制备方法和此类片状粉末在涂料和印刷油墨中的用途。更具体地说,该方法涉及当配制在涂料和印刷油墨中时具有高亮度和颜色强度水平的浮雕片状粉末的制备技术。
背景
金属片状粉末已在装饰性涂料中使用多年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例如,金属片状粉末用于金属汽车油漆。这些片状粉末通常如下制备:为施加到挠性临时性载体膜上的释放涂层的光滑表面真空镀金属,将该镀金属的释放表面溶解以从该载体上除去金属膜,和将该金属破碎成片状粉末。
除了汽车油漆之外,金属片状粉末还已用于其它涂料组合物、油漆、瓷漆、亮漆等,包括产生高度反射性镀金属表面以达到金属状或镜子状光学效果的涂料。在这些涂料中,尺寸小于大约50微米的小颗粒尺寸金属片状粉末可以产生良好的反射性以及为提供达到镜子状效果的完全100%覆盖度所必需的不透明性。可能是反射性的较大片状粉末当用作涂层时通常更加铺展,因此,可能不产生为获得高度反射性镜子状表面所必需的不透明性或遮盖能力。
小的金属片状粉末还往往更可用于组合物如印刷油墨,其中较大的片状粉末尺寸在某些类型的印刷设备中不是那么有用。
在另一种开发中,已经制备了具有浮雕图案的金属片状粉末,该浮雕图案呈衍射光栅或全息图像图案形式。这些片状粉末当用于涂料或印刷油墨时产生某些闪光效应。这些片状粉末已经由Miekka等人的美国专利5,672,410(已授予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中描述的方法制备。该′410专利的整个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在根据′410专利的浮雕片状粉末的制备方法中,制备了具有小于大约50微米的受控颗粒尺寸的金属片状粉末。金属片状粉末可以如下制备:不同的浮雕技术接着为浮雕表面镀金属,剥离金属以形成片状粉末的分散体,然后将该金属片状粉末破碎成更小尺寸的片状粉末,尺寸大约10-50微米。对分散的金属颗粒进行高速搅拌或超声搅拌,所述高速搅拌或超声搅拌将颗粒破碎到所需的尺寸范围中而不会破坏片状粉末的反射性。这样获得的金属膜具有与市售金属箔类似的辉度、反射性光泽和遮盖力。由于单层浮起片状粉末的天然取向,即使当浮雕时,少量颜料仍将覆盖非常大的表面积。
发明概述
简要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制备具有高亮度和颜色强度水平的浮雕细颗粒状金属片状粉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载体上提供释放表面,释放表面浮雕上角度规则图案大于45°的衍射光栅图案,用反射性金属膜为浮雕的释放表面镀金属,从该释放表面除去金属膜以形成浮雕的金属片状粉末的溶剂分散体,该浮雕的金属片状粉末已复制了该衍射光栅图案,和控制包含在该分散体中的片状粉末的平均颗粒尺寸以维持其中包含的浮雕片状粉末的D50平均颗粒尺寸大于或等于75微米。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已经通过复制衍射光栅图案而被浮雕的反射性金属片状粉末,该衍射光栅图案具有大于45°的单一规则浮雕角度,该颗粒具有大于或等于75微米的D50平均颗粒尺寸,和大约50-大约500埃的片状粉末厚度。
本发明的方法控制浮雕片状粉末的颜色强度或色品和亮度并且产生具有高颜色强度和辉度水平的大颗粒尺寸的片状粉末。本发明的浮雕片状粉末用于产生极高亮度的涂料和印刷油墨,该极高亮度的特征为光学明显的闪光或闪耀效果和与之结合的高颜色强度或色品。当用于多层层压件的装饰性层,包括经受热成形的那些时,所述浮雕片状粉末还可以用来产生类似的光学效果。
附图简述
图1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方法中的中间浮雕步骤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说明以45°角度形成的衍射光栅凸起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以60°角度形成的衍射光栅凸起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用于采用多角度分光光度计测量颜色强度和色品的反射角的示意图。
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临时性载体膜10进入涂覆机以便将释放涂层12施加到载体膜的至少一面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载体膜的两面涂有释放涂料的薄膜。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包括浮雕该释放涂层以形成如下所述的凸起1 4的图案。然后用如下所述的反射性金属膜为该浮雕载体镀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弗里·丹尼森公司,未经艾弗里·丹尼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8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