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积体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5692.0 | 申请日: | 2006-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北原隆宏;榊原进吾;下野武司;稻叶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1/08;F16L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李建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积体。
背景技术
从加工性、防锈性、轻量化、经济性等方面出发,使用树脂层积体作为输送汽油等燃料的管材正在成为主要趋势,但是,随着燃料蒸发控制的严格化,对提高耐燃料透过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作为耐燃料透过性的树脂层积体,人们公开了将以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为主要成分的层和以PBT为主要成分的层进行层积而成的树脂制的管(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以及含有以聚苯硫醚[PPS]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层和以PBT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层的树脂制的管(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可是,这些管存在耐热性、耐化学试剂性、耐溶剂性等不足的问题。
作为耐热性、耐化学试剂性、耐溶剂性优异的树脂有氟树脂,但是氟树脂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较差且价高,因此理想的是将氟树脂与其它有机材料进行层积。
人们提出了3层的层积体(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其为氟树脂和其它有机材料的层积体,且该层积体具有耐燃料透过性。该3层的层积体由如下层构成:由聚酰胺12[PA12]构成的层;由四氟乙烯[TFE]-全氟(甲基乙烯基醚)[PMVE]共聚物构成的层;以及对乙烯-TFE共聚物[ETFE]赋予导电性而得到的层。或者该层积体由如下层构成:由PA12构成的层;由TFE-六氟丙烯[HFP]共聚物[FEP]构成的层;以及对ETFE赋予导电性而得到的层。但是,近年来,人们一直要求具有更高度的耐燃料透过性的层积体,这是采用这些3层的共聚物无法得到的。
为了获得高度的耐燃料透过性,文献中(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公开了氟树脂层和不含氟的有机材料层的层积体,所述氟树脂层由三氟氯乙烯[CTFE]共聚物层与TFE-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共聚物或TFE-HFP-PAVE共聚物层积而成,即使不引入粘合功能性官能团,利用其相容性产生的层间粘合性也可以进行上述层积。可是,当该层积体例如用作输送燃料的管材时,根据情况会出现最内层的耐燃料致裂性较差的问题。而且,该文献未公开在该层积体中以CTFE共聚物层为中间层。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136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670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01/18142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4:特开2004-3589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具有高度的耐燃料透过性的层积体,并且该层积体具有优异的耐燃料致裂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积体,该层积体具有层(A)、层(B)和层(C),所述层(A)具有含氟烯键式聚合物,所述层(B)具有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所述层(C)具有不含氟的有机材料(P),该层积体的特征在于,在一个上述层积体中,上述含氟烯键式聚合物与上述层(B)中的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不同,上述层(A)、上述层(B)和上述层(C)依照叙述顺序层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层积体是具有层(A)、层(B)和层(C)的层积体,所述层(A)具有含氟烯键式聚合物,所述层(B)具有三氟氯乙烯[CTFE]共聚物,所述层(C)具有不含氟的有机材料(P)。
本发明的层积体具有上述层(B),该层(B)含有CTFE共聚物。
作为上述CTFE共聚物,优选为由三氟氯乙烯单元[CTFE单元]和来自可与CTFE共聚的单体[A]的单体[A]单元构成的共聚物(以下有时称为“CTFE共聚物[I]”)。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某些单体的“单元”是指聚合物分子结构的一部分,是来自该单体的部分。例如,上述“CTFE单元”是在CTFE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上的来自CTFE的部分[-CFCl-CF2-],同样地,上述“单体[A]单元”是在CTFE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上加成单体[A]而成的部分。在本说明书中,将提供构成共聚物分子链的单体单元的单体的合计摩尔数设为100摩尔%,各单体单元的摩尔%是提供各单体单元的单体在该100摩尔%中所占的比例。
对上述单体[A]不特别限定,只要是可与CTFE共聚的单体即可,而且,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的单体,对于该单体[A]可以举出:四氟乙烯[TFE]、乙烯[Et]、偏氟乙烯[VdF]、下述通式(i)表示的氟代烯烃、以下述通式(ii)表示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以及以下述通式(iii)表示的烷基全氟乙烯基醚衍生物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