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积体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5692.0 | 申请日: | 2006-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北原隆宏;榊原进吾;下野武司;稻叶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1/08;F16L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李建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积 | ||
1.一种层积体,该层积体具有层(A)、层(B)和层(C),所述层(A)具有含氟烯键式聚合物,所述层(B)具有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所述层(C)具有不含氟的有机材料(P),所述层积体的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层积体中,所述含氟烯键式聚合物与所述层(B)中的所述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不同,所述层(A)、所述层(B)和所述层(C)依照该叙述顺序层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层积体通过进一步在所述层(A)和所述层(B)之间层积层(D)而形成,所述层(D)具有不含氟的有机材料(Q)。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层(D)与所述层(A)和所述层(B)相接触,所述层(B)与所述层(C)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层(B)与所述层(A)和所述层(C)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是由三氟氯乙烯单元、四氟乙烯单元以及单体(M)单元构成的共聚物,所述单体(M)单元是来自可与三氟氯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的单体(M),
所述三氟氯乙烯单元和所述四氟乙烯单元合计为90摩尔%~99.9摩尔%,所述单体(M)单元为10摩尔%~0.1摩尔%。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含氟烯键式聚合物是包含如下单元的共聚物:
70摩尔%~95摩尔%的四氟乙烯单元;
以及合计为5摩尔%~30摩尔%的六氟丙烯单元和以通式CF2=CF-ORf表示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单元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单元,其中的Rf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全氟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含氟烯键式聚合物是包含如下单元的共聚物:
合计为0摩尔%~60摩尔%的来自以下述通式(i)表示的氟代烯烃的氟代烯烃单元和/或来自以下述通式(ii)表示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单元;
20摩尔%~80摩尔%的四氟乙烯单元;以及
20摩尔%~80摩尔%的乙烯单元;
CX3X4=CX1(CF2)nX2 (i)
式(i)中,X1、X3和X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X2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氯原子,n表示1~10的整数;
CF2=CF-ORf1 (ii)
式(ii)中,Rf1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全氟烷基。
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含氟烯键式聚合物是聚偏氟乙烯或者是包含如下单元的共聚物:
15摩尔%~84摩尔%的偏氟乙烯单元;
15摩尔%~84摩尔%的四氟乙烯单元;以及
0摩尔%~30摩尔%的六氟丙烯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层(A)具有含氟烯键式聚合物,还具有导电性填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不含氟的有机材料是选自由包含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的树脂、聚酰胺系树脂和聚烯烃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或10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层积体是管或软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层(A)为最内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层积体,其中所述层积体是汽车用燃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6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