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6866.7 | 申请日: | 200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石津浩二;小泽雅昭;田中章博;竹本洋己;安井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8/04 | 分类号: | C08F8/04;C08F8/00;C08F12/04;C08F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支 聚合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由式(1)表示的,并且在分子末端为氢原子或硫醇基的结构,
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A1表示式(2)或式(3),
式中,A2表示可以含有醚键或酯键的碳原子数为1~3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亚烷基,X1、X2、X3和X4分别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卤素基、硝基、羟基、氨基、羧基或氰基,n表示重复单元结构的数目,为2~100000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上述A1是式(4)所示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上述A1是式(5)所示的结构,
式中,m表示2~10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聚苯乙烯校准所测定出的重均分子量为500~5000000。
5.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的方法,通过将式(6)所示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而得到的在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的超支化聚合物进行还原,来得到分子末端为氢原子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
式中,R1和A1与上式(1)所述定义相同,R2和R3分别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羟烷基或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另外,R2与R3可以互相结合,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上述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是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甲基苯乙烯或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上述还原是通过在三丁基氢化锡的存在下进行光照射而进行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上述还原是通过在含有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的超支化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中,在三丁基氢化锡的存在下,进行光照射而进行的。
9.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的方法,通过将上述式(6)所示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而得到的在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的超支化聚合物与硫醇化剂进行反应,来得到分子末端为硫醇基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上述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是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甲基苯乙烯或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含有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的超支化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中,与硫醇化剂反应来进行。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作为上述硫醇化剂,使用选自肼、苄基肼、氨、金属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锂铝、硼氢化钠、溴化氢、盐酸、三氟乙酸或二乙酰汞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薄膜成型体,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聚合物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68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