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用气动剪钳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2403.5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1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铎;徐劲松;黄汉清;汪东平;陈江;米南北;蔡长海;宋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6D1/11;B26D5/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远龙 |
地址: | 44300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气动 | ||
1、一种水陆两用气动剪钳,由击发部件(1)、切割具(2)和动力弹(3)三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击发部件由机匣(4)、套装在机匣外的装有扳机小部件(5)的圆筒形握把(6)、在机匣内滑动的机体小部件(7)、击针定位块(8)、击针(9)、击针簧(10)组成,机匣上开设装弹口,切割具由套筒(36)、动刀活塞组(37)和刀架组(38)组成,动刀活塞组包括动刀(42)、套装在套筒(36)内的活塞(43)、活塞杆(49)和缓冲机构,动刀通过活塞杆与活塞固定联结,缓冲机构由套装在活塞杆上的缓冲件I(44)、缓冲件II(46)组成,缓冲件I与活塞内壁、缓冲件II与套筒之间有间隙,活塞杆通过导向套(48)与套筒滑动联结,刀架组(38)包括刀架(55)、回刀簧(56)、定刀(59),定刀(59)通过螺塞(60)固定在刀架上,动刀的切割面(63)与定刀的切割面(69)位于同一平面上,套筒左端与刀架固定联结,右端与击发部件的机匣联结,套筒的右端设有容纳动力弹的弹膛(40),击针上纵向开设三条过水槽(34)、螺栓(21)轴线处设有通水孔(35),动力弹(3)收口处和底火处涂有密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气动剪钳,其特征在于:刀架组(38)还设有与刀架(55)过盈配合的导向座(57),导向座为一个底部铣去一半的杯形件,导向座铣出的平面(62)正好与动刀(42)的前半部切割面(63)配合,内表面(64)与动刀(42)的外圆面(65)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气动剪钳,其特征在于:回刀簧(56)表面涂敷缓冲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气动剪钳,其特征在于:动刀的前端开有小孔(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24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电子节油器
- 下一篇:混凝土灌注桩机钻杆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