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钓用仿生螃蟹诱饵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9054.1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3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查克·韦尔金森;陶正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信和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5/00 | 分类号: | A01K8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海初 |
地址: | 213012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钓 仿生 螃蟹 诱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用仿生螃蟹诱饵,属于捕鱼器材技术。
背景技术
垂钓捕鱼需用诱饵,而各种不同鱼类的垂钓用诱饵,应当根据鱼类各异的食用习性来选择。例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鲨鱼、条纹鲑鱼、红鳟鱼和金枪鱼等,就对螃蟹特别喜爱。因而在海洋垂钓鲨鱼等海洋鱼类时,就应当用仿生螃蟹作为诱饵。
已有的海洋垂钓用仿生螃蟹诱饵,目前在国内市场尚属罕见,而在国外市场上所见的仿生螃蟹诱饵,主要包括仿生螃蟹壳盖,具有可用来贮留空气使之具有浮力的内腔、龙骨和潜水翼的仿生螃蟹壳体,与壳盖和壳体联结的左右仿生螃蟹划水以及二端分别具有可与鱼钩和鱼线连接的钩攀的马具钢丝;且壳盖与壳体采用胶粘剂对合粘结,在壳体的内腔内存放有用来调节平衡和游动姿态的配重钢珠,而马具钢丝是采取对壳体打孔等技术措施,与壳体联结的。
由以上所描述的已有技术可以明了,由于壳盖与壳体采用胶粘剂对合粘结,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壳盖与壳体对合面脱胶和漏胶,以致在垂钓时产生壳盖与壳体内腔进水的问题。而内腔一旦进水,所说诱饵就会沉入水中,也不会在水中产生仿真游动的姿态。这对于非常敏感的鲨鱼等海洋鱼类来说,也就不可能上钩,从而直接影响其实用价值。且由于其马具钢丝与壳体的联结方式不妥,不但会由于对壳体打孔,而很有可能产生壳体内腔进水,而且由于其马具钢丝暴露在壳体外部,会直接影响所说诱饵的仿真效果和对鲨鱼等海洋鱼类的诱惑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不会进水的垂钓用仿生螃蟹诱饵,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垂钓用仿生螃蟹诱饵,包括具有内腔的仿生螃蟹壳盖,具有内腔、龙骨和潜水翼的仿生螃蟹壳体,与所说壳盖和壳体联结的左右仿生螃蟹划水以及二端分别具有可与鱼钩和鱼线连接的钩攀的马具钢丝;所说壳盖与壳体对合联结,在所说壳体与壳盖对合所构成的内腔内存放有用来调节平衡和游姿的配重,其创新点在于:所说壳盖与壳体的对合联结是对合密封焊接联结;马具钢丝通过其作为嵌件与所说壳体的模塑而两者互相联结成一体。
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本实用新型由于其所说壳盖与壳体对合联结,采用的是密封焊接,和马具钢丝作为嵌件与壳体模塑一体成型的技术方案,从而解决了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配重是钢珠。
出于进一步改善本实用新型在水下游弋姿态,使之具有更加逼真的仿生效果的考虑,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点还在于,所说壳盖的内腔和壳体的内腔内,还分别设有至少1个相互应对的配重仓;所说配重存放在配重仓内。由于配重仓的存在,可对配重(钢珠)的布置范围施行定位限制,约束配重(钢珠)的活动范围,使其调节平衡和游姿达到合理状态。克服了已有技术由于不设配重仓,以致其配重(钢珠)在所说内腔内到处随意滚动,所造成的失衡和游姿欠佳的问题。
而所说配重仓有2个;其中第1配重仓设在所说壳盖内腔和壳体内腔的位于潜水翼一侧的端部,第2配重仓设在所说壳盖内腔和壳体内腔的前侧且与第1配重仓相邻近的部位。所给出的配重仓数量及其布局,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复实验所优选的。在实际应用时,第1配重仓和第2配重仓内配重(钢珠)的大小(或单个重量)是不同的。以求取得最佳的平衡和游姿。
在所说壳盖/壳体的与壳体/壳盖的对合面上设有凸起线条;壳盖与壳体的对合密封焊接,是由所说凸起线条通过超声波热熔焊接而对合密封焊接的。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凸起线条的超声波热熔焊接,可以做到壳盖和壳体的对合密封焊接。本实用新型初样在80℃~90℃温度的水浴中沉浸5min,未发现有渗漏进水的问题。
所说凸起线条有2条。由于凸起线条有2条(内外各1条),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防止渗漏进水的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结构合理,不会进水,平衡和游姿良好等特点,是不言而喻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仿生螃蟹壳盖1的主视图;图中所示1-1为背纹;1-2为仿真边沿凸台,可涂着红色颜料;1-3为眼睛,可涂着黑色颜料;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2的B-B剖面图;
图5是图2的C-C剖面图;图中所示1-4为与划水7套接的连接柱;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仿生螃蟹壳体6的主视图;图中所示6-1为涂布在龙骨4侧面的仿生螃蟹蟹脚层,6-2为设在潜水翼5底下部的平衡钢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信和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信和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9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材切割机绳锯轮
- 下一篇:填埋气脱水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