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门电动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6832.1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2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贾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春良 |
主分类号: | E05F15/12 | 分类号: | E05F15/12;B60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5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门 电动 开关 装置 | ||
一、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门电动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车门电动开关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汽车车门上的电动开关装置种类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以电来驱动汽车车门开关的装置,这种装置通常是直流电动机并通过蜗轮、蜗杆和行星齿轮机构减速等来驱动汽车车门开和关,这类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有些零部件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等不足;第二类是以压缩空气来驱动汽车车门的电动开关装置,主要适合大型客车和大功率发动机的汽车上使用,这些车的发动机还要带动小型的空气压缩机(通常称为气泵),而且车上还要配备高压空气储气罐,因此,小型车、中型车、轿车等都不适用,应用面较小,另外,大型客车和大功率发动机的汽车是以压缩空气来驱动汽车车门的开和关,所以,车门开和关的速度快,经常发生夹人和伤人等事故。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针现有技术的情况,设计制造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寿命长,造价低,使用方便,避免发生夹人和伤人等事故,安全可靠,不占用车内可用空间的汽车车门电动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实现的:一种汽车车门电动开关装置,包括动力驱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支座拐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动力驱动机构设置于车门5上,其由电机部分及其带动的主动齿轮26、与主动齿轮26啮合的大齿轮28、小齿轮29组成,如图2、5所示,其中,电机部分包括电机4及其机座32和电机轴27(如图4所示),主动齿轮26设置在电机轴27上,同时位于主动齿轮26下面的大齿轮28和小齿轮29设置于同一轴40上并且同步转动(如图4、5、6所示);
所说的连接传动机构由壳体6及其端挡36和侧盖7、端盖25、壳体6内通过轴承35和39安装的螺纹轴33、通过锁片41和43及螺母42安装的并且与动力驱动机构的小齿轮29啮合的被动齿轮30、以及滑块10、换向开关12和8组成,如图4所示,其中,壳体6设计采用圆形壳体并在其上水平制出滑道49和滑道槽48(如图7所示),滑块10通过内螺纹与螺纹轴33配合动作且可在滑道槽48内滑动(如图4所示),换向开关12和8分别与滑块10配合动作并且设置在壳体6内的滑道槽48的两端,如图4所示;
所说的支座拐臂机构由支座15及其上通过销轴13铰接的拐臂11和触头14、以及在支座15中部设置的伸缩机构组成,如图1、2所示,其中,伸缩机构由弹子23、压缩弹簧24、丝堵3构成,如图3所示,触头14位于拐臂11的左端并制成可与支座15上的伸缩机构配合动作的圆弧形(如图1所示),相应的拐臂11的右端通过销轴9与连接传动机构的滑块10铰接,如图1、2所示。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首先启动电机4并且通过电机轴27上的主动齿轮26带动与其啮合的大齿轮28,以及与大齿轮28设置在同一轴40上并且同步转动的小齿轮29,小齿轮29带动与其啮合的被动齿轮30转动,相应的被动齿轮30带动与其啮合的螺纹轴33转动,在电机4正转或反转时,螺纹轴33也正转或反转,相应的滑块10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当滑块10向左或向右移动到左端或右端,碰到换向开关12或换向开关8时,则电机4进行换向,这样就实现了车门5的开或者关。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不占用车内可用空间,寿命长,造价低,操作灵活,使用方便,车门开或关速度平稳,避免发生夹人和伤人等事故,安全可靠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座15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驱动部分和连接传动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传动部分的大、小齿轮28、29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7是图4的A-A、B-B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春良,未经贾春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6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