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吊架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6466.X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1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维德 |
主分类号: | B60P1/54 | 分类号: | B60P1/5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架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车用吊架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双油压缸作动主架体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带动产业的进步,且因为工业及市场的需要,市面上出现许多便于工厂作业,而能有效改善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的设备,其中明显且便利的例子即是将吊车装置设置在车体上。
工厂较重物品的运输装卸,可以运用一卷扬机(俗称天车)将货物吊起或置放,但卷扬机设备并非随时皆有,一般情形上是以人力进行搬运,不仅造成人力及时间上的浪费,更因搬运时的疏失,会造成人员受伤及物品的损坏,因此市面上发展出车用吊车结构,以节省时间及人力的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现阶段的车用吊车结构,虽然能解决许多工作及货物搬运的问题,但由于在驱动车用吊车的主轴旋转的油压缸规格皆需很大,因此于制作成本上较高,且因经常磨耗及负载较大,使车用吊架的寿命较短,如何去寻求解决上述的问题,以提出解决的方案以及改进,一直是此领域的制作者所苦思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吊架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包括有:
一主架体;
一齿轮盘,与上述主架体的一端相连接;
一链条,与上述齿轮盘相连接,且部分环设在上述齿轮盘上;以及
一第一油压缸以及一第二油压缸,分别与上述链条的二端相连接,上述第一油压缸以及上述第二油压缸分别进行相对应的一位移运动,使得上述齿轮盘进行适当角度的一旋转位移运动。
所述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上述车用吊架改进结构还包括有一座体,上述座体具有可以容置部分上述主架体的一通孔。
所述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上述座体的二侧分别具有一轴承。
所述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上述轴承与上述主架体为一紧配合连接。
所述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上述通孔与上述主架体为一松配合连接。
所述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上述位移运动是为上述第一油压缸伸出,且上述第二油压缸为缩入。
所述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上述车用吊架改进结构还包括有一承载座,上述承载座可以容置上述齿轮盘、链条、第一油压缸以及第二油压缸。
所述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上述承载座位在可以移动的一运输工具上。
所述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上述主架体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连杆结构。
所述的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上述第一油压缸以及上述第二油压缸以一控制装置进行作动。
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运用二油压缸作动一主架体旋转,使得单一油压缸磨耗及负载减少,而增加车用吊架的寿命。同时运用二油压缸作动一主架体旋转,使得单一油压缸的设计规格较小,而减少制作车用吊架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位在运输工具的较佳实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吊架改进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吊架改进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吊架改进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吊架改进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位在运输工具的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以及车用吊架改进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侧视、俯视、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车用吊架改进结构位在可以移动的一运输工具9上,以利上述车用吊架改进结构移动到所使用的工地处。上述车用吊架改进结构包括有:一主架体1、一齿轮盘2、一链条3、一第一油压缸4以及一第二油压缸5。上述主架体1为一柱状结构,一端与上述齿轮盘2相连接,另一端还连接有一连杆结构10,上述连杆结构10具有一第一杆件11以及一第二杆件12,上述第一杆件11以一第一枢接点16以枢接方式与上述主架体1相连接,且当进行一第三油压缸14的作动时,使上述第一杆件11绕上述第一枢接点16可以进行一摆动运动。而上述第二杆件12以一第二枢接点17以枢接方式与上述第一杆件11相连接,且当进行一第四油压缸15的作动时,使上述第二杆件12绕上述第二枢接点17可以进行一摆动运动,且上述第二杆件12的另一端还枢接有一工具头13,上述工具头13以不同的工程选择不同的种类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维德,未经徐维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6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走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