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枪快速夹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3879.2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8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礼;王兆林;曾四清;冯波;罗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车集团武昌车辆厂 |
主分类号: | B23K9/28 | 分类号: | B23K9/28;B23K3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62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枪 快速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全自动CO2气体保护焊机的焊枪夹持机构,具体地指一种焊枪快速夹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全自动CO2气体保护焊机的焊枪夹持机构结构较为笨重复杂,在焊枪角度的调节操作上不够灵活方便,适应一种焊接位置的自动焊机很难满足其它类似位置的全自动焊接需要,且在清理焊枪、更换导电嘴等操作上都不方便。特别是将半自动CO2气体保护焊机改造为全自动CO2气体保护焊机时,在焊枪的取出、安装、角度调节等方面都存在操作繁琐、对位准确性差、所需时间长等不足,由此影响全自动或半自动焊机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能保证半自动焊接和全自动焊接时焊枪快速转换、以及保证全自动焊接时焊枪角度调节准确的焊枪快速夹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焊枪快速夹头,包括一对剖分式的圆弧夹套,所述圆弧夹套的上半部分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耳和压板,所述圆弧夹套的下半部分两侧分别设置有联接板和支撑耳;所述联接板的外侧连接有安装轴,所述联接板上固定有安装座,所述连接耳铰接在安装座上;所述支撑耳上铰接有活节螺栓,所述活节螺栓穿过压板与紧固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紧固螺母的端面与压板压紧配合;所述圆弧夹套的中间设置有一对剖分式的圆弧绝缘套,所述圆弧绝缘套的中央形成夹持焊枪头的空间。
所设计的剖分式圆弧夹套可以绕其铰接支点轻松自如地开合,方便焊枪头的安装和取出;所设计的剖分式圆弧绝缘套既可以保证焊枪头与夹持机构的绝缘性、安全性良好,又可以保证焊枪头在其中转动调节角度;所设计的活节螺栓、压板和紧固螺母组件可以将焊枪头的调节角度牢靠地锁紧定位,所设计的安装轴可装配在与之相符的安装孔中,整个夹持机构及焊枪头随其轴向定位或调节。
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对焊枪头安装、取出、夹持和调节操作非常方便、灵活、迅速、准确、可靠。既能确保全自动焊机对类似焊位的焊缝进行可靠的焊接;又能在半自动焊机进行全自动焊改造时,对焊枪头的夹持及角度调节提供保障。同时,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取材简单、制造成本低,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焊枪快速夹头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焊枪快速夹头,具有一对剖分式的圆弧夹套4,圆弧夹套4的上半部分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耳3和压板7,圆弧夹套4的下半部分两侧分别设置有联接板2和支撑耳10。联接板2的外侧连接有安装轴1,联接板2上固定有安装座13,连接耳3通过销轴12铰接在安装座13上。活节螺栓8通过轴销9铰接在支撑耳10上,活节螺栓8穿过压板7与紧固螺母6螺纹配合。压板7为开口向外的叉形压板,活节螺栓8可以方便地从开口处进入到压板7的中间。紧固螺母6拧紧时其端面与压板7的上表面压紧配合。圆弧夹套4的中间设置有一对剖分式的圆弧绝缘套5,圆弧绝缘套5的中央形成夹持焊枪头11的空间。圆弧夹套4和圆弧绝缘套5之间可以采用环氧树脂胶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螺母等机械部件连接,只要两者连为一体、确保夹持稳定即可。圆弧夹套4的上半部分绕安装座13的旋转张开角度一般设计为150~170°,具体地可以采用160°,这样的张开角度足以满足焊枪头11快速安装和取出的需要。
本焊枪快速夹头装配时,先松开紧固螺母6,绕轴销9转动活节螺栓8,使活节螺栓8连同紧固螺母6一起从压板7的叉形开口处旋出;然后绕销轴12转动打开圆弧夹套4的上半部分,将焊枪头11放置在圆弧绝缘套5的中央,调节好其安装角度;再闭合圆弧夹套4的上半部分,将活节螺栓8推入压板7的叉形开口中,拧上紧固螺母6;最后将安装轴按需要的角度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孔中即可,所需时间仅在五秒钟以内,非常方便实用。本焊枪快速夹头取出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车集团武昌车辆厂,未经中国南车集团武昌车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3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下向上卷动的窗帘
- 下一篇:便携式车辆重量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