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跟骨三维弹性撬拨复位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279.2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2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华;刘翠法;韩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62 | 分类号: | A61B17/6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74300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弹性 复位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跟骨三维弹性撬拨复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最多,严重损伤后易遗留伤残。尽管很多学者为改善治疗效果做了大量工作,但跟骨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至今仍没有一种大家都认可的治疗方法。
实用新型的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三维弹性撬拨复位固定器,它对跟骨有撬拨复位、三维弹性固定复位的作用,用于跟骨骨折治疗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根据跟骨骨折后的生理特点,病理变化及生物力学原理而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跟骨三维弹性撬拨复位固定器,包括由三块固定板相连组成的可折叠成截面为U型固定结构,各固定板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三个两连通的气囊,三个气囊分别与足底及足底两侧相对应,一充气球囊通过阀门与所述的气囊腔相连通,位于U型固定结构的底板其一侧且垂直于底板固定有撑开杆,撑开杆上设有两个可固定撬拨针的万向螺母。
依据杠杆原理,利用跟距反弹力量,撬拨复位移位之骨折块,并将撬拨针固定于撑开杆的滑动万向螺母内,利用内、外侧及足底侧的气囊的持续压力来恢复和维持足弓的高度和跟骨的横径,对跟骨起三维弹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骨折块复位,还对跟骨起三维弹性固定作用,为骨折提供持续的三维弹性固定,符合跟骨的生物力学原理,既避免了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带来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的弊端,又避免了手术切开复位引起的皮肤坏死、内固定物外露、骨不愈合或骨髓炎等严重后遗症。
本固定器集整复固定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随时调节,创伤小,感染机会少,早锻炼,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跟骨骨折比较理想的外固定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撬拨针撬拨复位示意图。
图中,1充气球囊,2气管,3气囊,4固定板,5撑开杆,6万向螺母,7撬拨针。
具体实施方式
跟骨三维弹性撬拨复位固定器,包括由三块固定板4相连组成的可折叠成截面为U型固定板结构,三块固定板4可展开,当组成U型固定板结构时定位,这种定位方式很多,常用的如,通过外包式U型箍定位或将固定板4之间的连接件采用可限位的折页。
各固定板4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三个两连通的气囊3,三个气囊分别与足底及足底两侧相对应,气囊形状以扁平状为佳。一充气球囊1通过阀门和气管2与所述的气囊腔相连通,充气球囊1与阀门可以采用目前血压计所使用的充气球囊1与阀门结构。
位于U型固定板结构中间的底板一侧且垂直于底板固定有撑开杆5,撑开杆上设有两个可固定撬拨针7的万向螺母6。
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在X线电视屏监视下操作。首先将一枚撬拨针自跟腱内侧或外侧缘沿距骨长轴穿入皮下,自距骨后突上约0.5cm作进针点,穿入深度约为距骨长轴的2/3;根据跟骨不同骨折类型,用一枚或2枚撬拨针分别穿入距骨和跟骨骨折块进行撬拨,将塌陷和移位的骨折块撬拨复位,恢复贝氏角。若跟骨体横径增宽较甚者,在行跟骨撬拨的同时,助手用双手掌的根部置于跟骨两侧对挤跟骨体,并持续下拉,使其横径得以恢复,同时双手拇指的指腹置于足心部用力上顶,以恢复足弓的高度。将撬拨针固定于撑开杆内并安装气囊充气固定,固定时跟骨指向撑开杆方向。术后1~2天即开始踝关节及其它足关节的功能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华,未经陈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枕
- 下一篇:一种卫生巾/护垫用护理保健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