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电气接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966.2 | 申请日: | 200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4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尹真;郭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澳波泰克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6 | 分类号: | H01R24/06;H01R13/629;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55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电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电气接插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槽车的罐体都会被分成几个独立的储存隔舱,每个隔舱的顶部都有一个人孔。当从槽车底部向罐体隔舱内装载燃油时,操作人员无法在视觉上辨别罐体隔舱内燃油是否溢出。同时,在装载燃油过程中,油品与罐壁摩擦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如果燃油溢出或罐体没有可靠接地,将会破坏环境,甚至于引起火灾、造成财物损失或人员伤亡。为了避免上述隐患,油库大都采用了接地防溢系统。接地防溢系统主要包括:液位开关、接地螺栓、接地控制器和溢油控制器。液位开关安装在槽车每个罐体隔舱的顶部,用于监测槽车内的液位,并将其监测到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接地螺栓与罐体可靠连接,并及时将车体的静电导走,传输接地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付油台上,控制器检测到上述信号后,通过判断这些信号来控制报警,控制泵阀是否停止付油。要使槽车上的液位开关与控制器快速可靠的连接,使接地防溢系统能更好的起到保护作用,就需要一个快速可靠的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捷可靠的电气接插装置。该装置连接方式简单,连接紧密性好,安全可靠性高,体积小、易安装,成本低、使用性能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快速电气接插装置,包括插座和插头两部分:
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绝缘插座内芯,在插座外壳端部的外表面上至少设置有两个“J”形槽口,插座内芯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平头插针;
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绝缘插头内芯,绝缘插头内芯与插头外壳形成一个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的内侧壁上对应插头的“J”形槽口处设置有定位销,插头内芯上开有与插座内芯的通孔相对应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凸头插针;
所述插座外壳外径与插头外壳内径通过定位销和“J”形槽口的配合紧密连接在一起,平头插针与凸头插针相接触。
上述绝缘插座内芯呈台阶状圆柱体结构,其底部对应各个通孔处开有槽口,插座外壳的内部为与绝缘插座内芯相适应的结构,绝缘插座内芯通过螺钉固定在插座外壳上。
上述绝缘插座内芯上的通孔为台阶型结构,平头插针为与台阶型通孔相适应的结构。
上述平头插针的底部中空并开有一个螺纹孔,导线伸入平头插针中空的底部,并通过设置在螺纹孔上的紧钉螺钉固定在平头插针上,同时紧钉螺钉将平头插针固定在插座内芯上。
上述绝缘插头内芯成台阶状圆柱体结构,其底部对应各个通孔处开有槽口,插头外壳的内部为与绝缘插头内芯相适应的结构,绝缘插头内芯通过螺钉固定在插头外壳上。
上述绝缘插头内芯上的通孔为台阶型结构,凸头插针设置在通孔内,凸头插针的顶部设置有凸帽,凸帽高于绝缘插头内芯的上表面,在通孔的台阶上与凸帽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上述凸头插针的底部露在槽口外,内部中空并开有一个螺纹孔,导线伸入凸头插针中空的底部,并通过设置在螺纹孔上的紧钉螺钉固定在凸头插针上,同时紧钉螺钉将凸头插针限定在插座内芯上。
上述凸头插针的底部与插头内芯下表面的连接部位套有挡圈。
上述平头插针的数量为1-10根,凸头插针的数量与平头插针的数量相等。
上述插头外壳与插座外壳由防静电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时,只要将插座上的“J”形槽口与插头上的定位销对准,用力按下并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使插座与插头互锁,同时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下,平头插针与凸头插针接触良好,此连接方式简单,连接紧密性好,安全可靠性高,体积小、易安装,成本低、使用性能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座内芯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座内芯的外形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头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头内芯的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头内芯的外形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头与插座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澳波泰克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澳波泰克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多个金属层制成的半导体装置封装引线框架
- 下一篇:一种光感测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