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轨顶压开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757.8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达滑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8/04 | 分类号: | A47B8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开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于一种滑轨顶压开启结构,特别是指凭借简易的顶压方式达到开启抽屉,且具有免设置抽屉把手的美化式的外观设计结构者。
背景技术
一般服务器或计算机桌的抽屉或工业用计算机或桌子等类似对象所使用的伸缩滑轨,其典型架构具有二至三道的滑动轨件,并凭借一组或两组套装在所述的滑动轨件上的轴承而可以滑动;又,基于抽屉类所使用的伸缩滑轨在使用时为采用滑移开启或关闭抽屉,利用设计上的二至三道滑动轨件的架构,另连接在抽屉类或类似物的所述的节轨件是可以外拉。
而,现有伸缩滑轨所设置的二至三道的滑动轨件开启容易,所述的数道滑动轨件之间无相互箝制的结构,因此容易于柜体搬离或倾斜或拉出抽屉力道过大时,而将抽屉整个开启,一但数个抽屉同时开启时,容易导致柜体翻覆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滑轨顶压开启结构,凭借顶压拉杆时可以带动滑轨的闭锁或开启,利用简易的顶压动作即可轻易控制滑轨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滑轨顶压开启结构,针对柜体抽屉在不当开启时,设在承载板上外凸的导柱首当其冲的最易被损坏,凭借于承载板上所设置的防呆槽即发挥功效,供导柱可以弹性下缩,进而避免不当开启时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滑轨顶压开启结构,以顶压式开启、闭锁的柜体抽屉结构,可以提供另一种隐藏式抽屉把手设计,凭借顶压式开启抽屉,可在顶压动作实施时,抽屉即与柜体间弹开一易于开启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滑轨顶压开启结构,在其组装方面不须繁琐的锁附固定,利用卡掣定位与套接固定方式,达到易于组配、大幅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轨顶压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外滑轨、内滑轨与拉杆,其中内滑轨为装置在外滑轨内,拉杆为结合在内滑轨内,在外滑轨与拉杆内侧端设置有顶扣件与扣固件;其中,所述的顶扣件,其包含有本体、承载板、弹性组件、定位扣件与滑套件,所述的承载板为由本体中央一侧延伸设置,位于本体两侧分别凸伸设置有轴柱,本体与承载板连接处设有活动槽,此一活动槽连通本体背面的容槽,所述的容槽内设置一弹性组件;所述的承载板,表面上设置有轴孔和滑槽,承载板背面处设有滑轨;所述的定位扣件,底部表面设有轴与凸块,内端设有一卡勾,表面末端设有导柱,所述的定位扣件以其轴容置在轴孔内,所述的凸块结合在滑槽内部,内端凸设的卡勾嵌入本体的活动槽内,并结合设置在容槽内的弹性组件;所述的弹性组件,套设在本体的1对轴柱上;所述的滑套件,两端设有套筒,所述的套筒与弹性组件结合,滑套件本体为结合在承载板下方,并在承载板的滑轨上滑移;所述的扣固件,是固定在拉杆上,扣固件以连结部结合有导入部与轴座,所述的扣固件的导入部具有引导边、斜面与凹入槽,轴座所设置的端凸与凹入槽间隔设有距离,并形成一通道。
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承载板上设置有防呆槽,其是对应于定位扣件的导柱所设置下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滑轨顶压开启结构凭借顶压控制即可轻易达到对柜体抽屉的开启与闭锁,同时所设计的防呆开启结构,可以避免滑轨遭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扣件外观立体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扣件上视平面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顶扣件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顶扣件结构后视平面图;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扣固件外观立体图;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顶压闭锁状态实施例图一;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顶压闭锁状态实施例图二;
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顶压闭锁状态实施例图三;
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顶压开启状态实施例图一;
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顶压开启状态实施例图二;
图12所示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具防呆结构实施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达滑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盈达滑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7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MIMO-OFDM系统的多流FFT
- 下一篇: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