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连接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589.2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9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玲;武玉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连接一壳体内部的连接导线于一外部电源的导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传统导电连接器结构使用于一电磁阀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仅举例说明,一般传统导电连接器结构1,是作为一电磁阀装置2的内部连接导线与一外部电源3的连结。传统导电连接器结构1包括一导线10及一连接器11。其中该导线10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连接器11。该连接器11用来连接外部电源3,该导线10用来连接电磁阀装置2的内部连接导线。
如图1所示,该电磁阀装置2具有一阀体21。该导电连接器结构1的导线10穿过该阀体21,而与电磁阀装置2的内部连接导线连接。该电磁阀装置2通过该导电连接器结构1将外部电源3连接于该电磁阀装置2的内部连接导线,而使电磁阀装置2能以运转。
然而,在实际组装时,传统导电连接器结构仍然有以下问题待解决,该导电连接器结构1的导线10需先穿过阀体21,再与电磁阀装置2内部的导线焊接一起,此作法耗时且组装不易,造成生产效率不佳,且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丰富的实务经历,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及有效解决公知问题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连接器结构,利用L型的连接端子,连接一壳体内部的连接导线于一外部电源的导电连接器,解决传统导电连接器在组装时的不便。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L型连接端子,该L型连接端子包括一柱体、一片体及一弹性体,其中该片体的一端套住该柱体一端外部,该弹性体容置于该柱体内部;及一绝缘包覆体,其包覆该L型连接端子的外部,使该弹性体一端暴露于该柱体的另一端,以形成一接触端,该片体的另一端裸露在该绝缘包覆体外,以形成一焊接端。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电连接器结构,进一步包括一电源架,其包括一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一端子槽及一连通于该端子槽的导电孔;及一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容置于该端子槽中,其一端裸露于该绝缘壳体外部;其中该弹性体的一端对应于该导电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连接器结构,通过电源架及L型连接端子的组配将外部电源连接于阀体内部的连接导线,借此达到组装方便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规范。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导电连接器结构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连接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连接器结构使用于一阀体上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连接器结构的剖示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导电连接器结构 1
导线 10
连接器 11
电磁阀装置 2
阀体 21
外部电源 3
本实用新型:
导电连接器结构 4
L型连接端子 40
柱体 400
片体 401
弹性体 402
绝缘包覆体 41
电源架 42
绝缘壳体 420
端子槽 4200
导电孔 4201
斜导面 4202
凸块 4203
导电端子 421
阀体 5
电源接点 50
接地接点 51
贯穿槽 52
固定槽 5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