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洗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输送刷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492.1 | 申请日: | 200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5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庆毛刷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A46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液晶显示器 面板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刷具,尤指一种轻量化的清洗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输送刷具。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LCD)的制造流程中,以多支厚度约为3~5mm的不锈钢材料管体连续排列以构成长带状的输送带;经由管体被旋转后,使得被放置于管体上的液晶显示器在制造过程中被输送至每一组装站工作。
由于液晶显示器会有大型尺寸,所以被旋转的管体会有越来越长的趋势;而一条输送带上的管体可能会达到数百支,其重量更是难以估算,有待改善,理应朝向轻量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输送刷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清洗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输送刷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通过转动以输送液晶显示器的管体,由一外管及一内管构成,所述外管由厚度为1~2mm的不锈钢材料制成,而上述内管由1~4mm的碳纤材料制成;
一用于与液晶显示器面板接触而清洗的毛刷体,布植在上述管体的外管表面;及
管体表面具有用于将上述毛刷体固定的毛刷固定器。
其中,毛刷体包括第一及第二螺旋状刷体,该二螺旋状刷体具有连续的螺旋环架,其表面植布有刷毛,且两螺旋状刷体交错旋转地组合,第一及第二螺旋刷体的每一圈环架分别相互交错。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轻量化的同时,还增加了毛刷体与被输送液晶显示器的面板清洗接触面积,具有更佳的使用效果。
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图3的部份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清洗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输送刷具,主要以一管体11、一毛刷体12及毛刷固定器13所构成。
管体11主要由外管111及内管112所组成,外管为厚度1~2mm的不锈钢材料,而内管为1~4mm的碳纤材料,两者加起来的厚度仍保持在传统不锈钢材料管体厚度3~5mm范围内。在外管111的表面布植有毛刷体12,可与面板接触进而达到清洗功能。另外在毛刷体12的两端分以一毛刷固定器13,将毛刷体固定12于管体11表面。
在使用时,管体11被转动以输送液晶显示器,同时毛刷体12与液晶显示器的面板接触而达到清洗功能。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被转动的管体11被设计成外管111为不锈钢材料,而内管112为碳纤材料,并在外管111表面布植毛刷体12,可达到轻量化的输送刷具。
进者,参见图3及图4,其中毛刷体12以第一及第二螺旋状刷体121及122所构成,该二螺旋状刷体在连续螺旋环架121a及122a沿其表面植布刷毛121b及122b,且两者以交错旋转方式组合,使第一及第二螺旋刷体的每一圈环架分别交错设置,藉此,可增加毛刷体与被清洗面板接触面积。
以上图面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并不以图面所示为限;但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所作的简易变化,例如刷毛以不同材料取代,或增加为多个螺旋状刷体组合(如三个或四个)等,皆属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庆毛刷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庆毛刷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0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式空压机立式进气阀
- 下一篇:一种防丢帽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