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悬浮微粒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7763.8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6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仁;洪瑞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仁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悬浮 微粒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擎废气排放系统,详细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过滤柴油引擎排放废气中所含带悬浮微粒(PM)的过滤装置,其由两对控制阀或数对控制阀的启闭,控制废气通过陶瓷滤芯单体的方向,以延长滤芯单体更换再生的周期,从而提高使用方便性及经济效益。
背景技术
一般中小型发电机多利用柴油引擎驱动运转,而柴油引擎在启动运转时,产生大量的黑烟及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柴油异味,此黑烟主要是肇因于废气中夹带有大量的悬浮微粒所致,为了改善柴油引擎所排放废气夹带悬浮粒子造成的污染问题,而开发出一种可过滤悬浮粒子的陶瓷滤芯,装设有该等陶瓷滤芯的习知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含一外筒及一陶瓷滤芯2,其中,该外筒1为壳状体,其一端设一入气管3,其另一端设一出气管4,据使废气得以由该入气管3进入该外筒1内,并由该出气管4向外排出,该滤芯2设于该外筒1内部,该滤芯2是利用堇青石(CORDIERITE)陶瓷所塑成多孔(cell)的圆柱状单体,其孔径约为12~22微米,如图2所示,该滤芯2形成复数个可供废气进入的通道21,该各通道21呈蜂巢状排列,该通道21一端开口、另一端藉由孔塞5封闭,且其轴向与该外筒1轴向平行,使废气由该入气管3通过该滤芯2流向该出气管4时,迫使废气由该通道21侧壁的孔隙穿过,以达到过滤废气中悬浮粒子的效果。
习知过滤装置由于该滤芯2的通道21轴向与该外筒1平行,故当废气进入该外筒1时,是直接流入开口邻向该入气管3的通道21,而后由于引擎的排气压力,迫使废气通过该通道21侧壁的孔隙进入相邻另一通道21’,此时,含带于废气中的悬浮粒子被阻挡无法通过孔隙,以达到过滤悬浮粒子,净化废气的目的,由于另一通道21’开口邻向该出气管4,通过孔隙进入另一通道21’的清净废气,流向该出气管4排出。
习知过滤装置由于该滤芯2的配置状态,废气仅沿着单一方向通过该滤芯2,如图2所示状态为例,当废气通过该通道21侧壁时,悬浮粒子被阻挡于该侧壁邻向该通道21的表面,无法通过孔隙进入另一通道21’,悬浮粒子日渐积聚于该表面,终将阻塞孔隙,使废气难以再通过孔隙进入另一通道21’,造成排气不顺畅的现象,此时,必需更换该滤芯2,换下的旧滤芯则需进行再生处理,以便再度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柴油悬浮微粒过滤装置,其由滤芯的空间型态配合两对控制阀的启闭,控制废气通过陶瓷滤芯单体的方向,以延长滤芯单体更换再生的周期,提高使用方便性及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柴油悬浮微粒过滤装置,包括有:一外筒、一陶瓷滤芯、二进气阀、二排气阀及一控制单元,其中,该外筒一端设一入气管,另一端设一出气管,该外筒内部区隔一内室,并在该内室两侧外部分别形成支流道,该各进气阀分设于该各支流道于该内室外侧邻近该入气管的前端处,该各排气阀分设于该各支流道于该内室外侧邻近该出气管后端处,以由该控制单元控制该进气阀、该排气阀的启闭,供变化废气流动路径。
所述的滤芯设于该内室内部并与该内室两端贴靠,以区隔该内室两侧空间,该滤芯是陶瓷制成多孔状单体,该滤芯形成复数个呈蜂巢状排列可供废气进入的通道,该通道一端形成开口、另一端由孔塞封闭,且该通道轴向与该外筒轴向垂直;
该控制单元是由电子电路所构成,据以侦测该外筒、该内室气压,并联机控制该进气阀及该各排气阀启闭,据以控制变化废气通过该滤芯的方向,以此延长该滤芯更换再生的周期,提高使用方便性及经济效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其由两对控制阀或数对控制阀的启闭,控制废气通过陶瓷滤芯单体的方向,有效延长滤芯单体更换再生的周期,提高使用方便性及经济效益。
下面就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和所给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悬浮微粒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习知悬浮微粒过滤装置使用状态的滤芯组织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滤芯组织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废气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状态的滤芯组织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种使用状态的废气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状态的滤芯组织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仁,未经林德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汞机的吸震缓冲结构
- 下一篇:电磁永磁混合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