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7117.1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河;陈明康;陈柏菁;叶长青;张智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政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6;F21V3/00;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灯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泡,特别是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光源的灯泡。
背景技术
早期灯泡内部使用灯丝来作为发亮元件,灯丝主要是通过电流的流通而发出亮光,但灯丝主要缺点就是容易烧断,且所消耗的电流也高,不符合节约能源消耗的需求。而随着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普及,且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亮度佳、耗电量低的特性,因此为了改善前述灯丝灯泡所形成的缺点,现在已有将发光二极管应用于灯泡使用,而形成所谓的发光二极管灯泡。
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剖开的示意图。发光二极管灯泡由灯罩7、电源插接部8及电路基板9组成,而电路基板9上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91及限流元件92,电路基板9通过导线连接于电源插接部8以取得直流电源输入,而限流元件92(如电阻)则是保护发光二极管91,以避免发光二极管91因流入超过最大可使用电流而烧毁。
前述发光二极管灯炮所使用的供应电源电压皆是固定于可安全操作的范围内,若使用过高的供应电源电压则容易让发光二极管91烧毁,而对于使用者而言通常对于发光二极管灯泡可适用的供应电源电压也不甚清楚,往往因错误输入较高的供应电源电压,而损及发光二极管灯泡可正常使用的寿命,且发光二极管灯泡所使用的灯罩7呈现椭圆状,对于发光二极管91产生的光源也无法提供集中光源的效果。
因此对于如何让发光二极管灯泡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供应电压,已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其可以让发光二极管灯泡的电源供应不用局限于固定的供应电源电压,且发光二极管灯泡随不同输入的电源电压,皆可产生固定的直流电源给发光二极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一灯罩、一电源插接部及一基板,其中灯罩嵌接于电源插接部,电路基板设置于电源插接部内,电路基板并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及一控制线路,此电路基板并分别与电源插接部的一第一导电部及一第二导电部电连接,该发光二极管位于该灯罩内;其中该控制线路接收不同电压的直流输入电源,且输出一固定直流电源供给该发光二极管使用。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电源插接部还包含一绝缘部,该绝缘部设于该第一导电部与该第二导电部之间。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第一导电部为螺纹状。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电源插接部形成有一凹设部。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灯罩形成有一凸设部,且该凸设部嵌接于该凹设部。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灯罩的内部形成有一粗化表面。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灯罩由一环形侧壁及一弧状杯体组成,该弧状杯体形成于该环形侧壁上。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弧状杯体内表面的中间厚度小于外围厚度。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灯罩为一体成形。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荧光粉至少为单色或混合红黄蓝的三原色的荧光粉。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控制线路为一电源稳定线路。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电源稳定线路至少包含有稳压集成电路或直流对直流转换器。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控制线路还包括:一光源驱动线路,电连接于该电源稳定线路和该发光二极管之间,控制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变化。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该光源驱动线路是用以提供多种发光模式并且在每次收到该电源稳定线路所输出的该固定直流电源时依照顺序从所述发光模式选取其中之一来驱动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变化的驱动线路。
根据上述构思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其中该光源驱动线路是控制该发光二极管的发亮、发亮闪烁及停止发亮的驱动线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可让发光二极管灯泡操作使用于不同的直流供应电压,以确保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罩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灯罩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线路的方块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线路的电路接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控制线路的电路接线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政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政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7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数字扫描变换器
- 下一篇:电线、电缆保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