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核芯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5334.7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缪立循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立循 |
主分类号: | G06F15/78 | 分类号: | G06F1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莲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核芯SOM模块。
【背景技术】
嵌入式技术作为IT产业新崛起的一个崭新的分支,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它的出现是微处理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面向用户、面向应用、面向产品,软硬件可量体裁衣,满足行业应用个性化的需求。在电子和软件相融合的时代,一个可独立运行,具有规范的电气引脚接口,内部可嵌入操作系统,具有可编程特性、具有逻辑处理能力,具有运算能力、具有通讯能力的核芯模块,这就是我们所命名的System OnModule(SOM)核芯模块。
电子电气行业的设备,有很多种类的电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接口(I/O)电路模块的转换,成为嵌入式核芯(SOM)模块能接受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接入嵌入式核芯(SOM)模块后,转化为数据(0、1,数值),它们通过模块内的软件进行处理后,再送出结果到连接到接口(I/O)电路模块的设备上,从而达到设备上的电气信号的检测和控制。
【发明内容】
本文所涉及的嵌入式核芯(SOM)模块,在硬件上,采用规范封装和接口的硬件电子模块设计的方式,它具有良好的硬件架构,它由高性能、可配置、可编程的CPU芯片和相关电子电路组成,它可不依赖外位电路而独立工作,它提供各种连接外部的输入输出(I/O)模块的引脚。在软件上具备小型实时操作系统和相关的硬件驱动接口,在其上可进行各种软件开发,实现各种各样控制功能的嵌入式核芯(SOM)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设计方案来实现,
系统内嵌完整的CPU、存储器、通讯接口、I/O接口、总线接口电路,
它可采用8/16/32/64位CPU作为核心处理器,可以在不改变模块外接电路的情况下,更换其它各种CPU芯片;处理器联接的内部电路上带有大容量的可编程的存储器(FlashROM)和动态数据存储器(RAM),并具有掉电保持功能;同时其联接如RS232,RS485,CAN总线,USB接口、LAN网络通讯接口等多种通讯接口,用于编程和数据通讯;具备多种数据输入输出I/O信号接口,并在同一引脚上,实现开关量、脉冲量、模拟量等混合信号接口。
其中整个模块具有并行总线接口,可扩充连接扩展模块。它只需接入工作电源便可工作,而不依赖外接电路。自带运行状态指示灯。由标准单电源供电,电压可为24V、12V、5V或3.3V。视不同的型号而定。
对上述核芯模块,参阅图3所示,我们将CPU、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的中央,总线接口在电路板的右侧,设置有26个引脚从上到下分两排排列,总线引脚接口为8位或16位总线方式,其中数据信号引脚为引脚1-引脚8、地址信号引脚为9-16和控制信号引脚17-26,电路板的上下侧边分别为具有16个引脚呈单行排列的输入输出I/O接口,左侧设有两个通讯接口,上方接口具有10个引脚,下方为8个引脚。下方8个引脚可设置为圆形排列。
通过上述各种接口排列方式的改变,确定了引脚的排列位置,制作成统一的外围尺寸,将电路板封装为固态电路模块,这样实现了统一封装,便于标准化生产,针对不同功能的产品内置不同的功能程序设计出不同的产品。甚至在实际不同的功能时只需下载或上传内核的软件代码,通过各种通讯接口对SOM模块的的硬件设备进行调试、设置、读取,可扩展性好,可移植性强。内置功能软件模块可以重复应用,无需再次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SOM196嵌入式核芯模块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SOM2119嵌入式核芯模块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嵌入式核芯模块电路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SOM196嵌入式核芯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SOM2119嵌入式核芯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实施案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立循,未经缪立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5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