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端面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898.X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崔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旭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1N21/94;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3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端面 检测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检测仪器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光纤端面的检测仪。
二、技术背景
目前光纤在通信,医疗及家庭的应用日益广泛,光纤的大量应用主要是其拥有高品质的传输速率,但是污垢、灰尘以及其它污染物都是在光纤上传输高速数据的大敌,85%以上的光纤故障都是由于灰尘和破损的光纤端接面引起的,因此有必要使所有的光纤连接器都保持洁净且无污染。对于光纤的测试来说,端面的检测设备就是必备的现场装备,光纤端面检测仪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使用它可以确保光纤的端接面平滑、洁净。光纤端面检测仪将获得的光纤接头表面的图像投射在物理透镜上,操作人员直接观察物镜查看结果,目前这种检测方式均类似台式显微镜的操作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这种台式检测装置结构笨重,不便于现场携带使用。
二、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携带的一种手持式光纤端面检测仪。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体外壳8、光路装置及电源装置组成,电源装置设于光路装置下部;所述的光路装置主要由:目镜1、滤光片2、调焦手轮4、镜筒5、引光孔6、分光镜7及物镜10组成。其中目镜1设于镜筒5左侧,其后依次设有滤光片2及调焦手轮4;引光孔6设于分光镜7前端;光纤适配器11设于物镜10右侧。所述的电源装置主要由:电源开关3、发光二极管9、电池12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将光纤跳线一端插入11中,另一端插入6中,按住电源开关3后由电池12供电,电路接通,发光二极管9被点亮,发出的白色光照射到分光镜7后50%的光被分光镜7反射后通过物镜10后照到插入在光纤适配器11内的光纤跳线端面上,照在光纤跳线端面成像的光通过分光镜7及滤光片2及目镜1后进入眼睛;另外50%的光透射过分光镜7进入插在引光孔6中的光纤跳线,此时眼睛可贴在目镜1上进行观测,观察完毕,松开电源开关3即断开电源,拔出光纤跳线。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精巧便于手持携带的特点,非常方便随时随地进行光纤端面检测,故尔是一种理想的光纤端面检测装置。
四、附图说明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电源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五、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一、图二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体外壳8、光路装置及电源装置组成,电源装置设于光路装置下部;所述的光路装置主要由:目镜1、滤光片2、调焦手轮4、镜筒5、引光孔6、分光镜7及物镜10组成。其中目镜1设于镜筒5左侧,其后依次设有滤光片2及调焦手轮4;引光孔6设于分光镜7前端;光纤适配器11设于物镜10右侧。所述的电源装置主要由:电源开关3、发光二极管9、电池12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将光纤跳线一端插入11中,另一端插入6中,按住电源开关3后由电池12供电,电路接通,发光二极管9被点亮,发出的白色光照射到分光镜7后50%的光被分光镜7反射后通过物镜10后照到插入在光纤适配器11内的光纤跳线端面上,照在光纤跳线端面成像的光通过分光镜7及滤光片2及目镜1后进入眼睛,此时光经过滤光片2后对眼睛有害的光已被滤光片2滤掉;另外50%的光透射过分光镜7进入插在引光孔6中的光纤跳线,此时眼睛可贴在目镜1上进行观测,此时如看不到图像或图像不清晰,可调节调焦手轮4使得镜筒5在主体外壳8内部前后移动直至对焦准确,图像清晰为止,观察完毕,松开电源开关3即断开电源,拔出光纤跳线。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搭配不同型号倍率的物镜镜头,可制成不同放大倍率的光纤端面检测仪,使用10倍物镜镜头,可制成200倍放大倍率,用于检测多模光纤的光纤端接面的。使用20倍物镜镜头,可制成高达400倍放大倍率的手持光纤端面检测仪,用于单模光纤的安装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旭,未经崔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大环内酯的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校准磁传感器的传递函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