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限位增压部件的间隙与制茶压力自动调节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6942.1 | 申请日: | 200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8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董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佰生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增压 部件 间隙 压力 自动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炒制机械,特别是涉及扁茶炒制机炒具与锅底之间的间隙和制茶压力的自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绿茶作为纯天然保健饮品,深受人们欢迎,尤其是扁形绿茶,如龙井、旗枪等,因其色、香、形、味俱佳,而特别受到青睐,但其加工过程十分复杂。扁茶炒制机的出现大大减轻了炒茶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在炒茶的整个过程中,炒制初期,青叶体积大,叶嫩多汁,炒具宜轻压,散发一定量的水份后,茶叶体积减小,炒具压力由轻逐渐转重,实现理直成条、压扁成形的目的,茶叶炒制的最后阶段要进一步增大压力,增强茶叶与炒锅、炒具之间,茶叶与茶叶之间的摩擦,使其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成为条索理想、色泽翠绿、光滑度好、茶香透出、手感沉实、干湿适度的优质茶叶。因此要求茶叶炒制机械不但有性能完善、操纵便利的炒臂与炒锅间距离与制茶压力的控制机构,同时还需要有能够适应动态的制茶全过程的炒具与炒锅底间隙和压力的自动调节机构。现有茶机自动调节的一般措施是在炒手臂中安装弹簧和伸缩杆,有的是把弹簧伸缩杆机构安装在可动炒锅的支杆上。有了这一机构后,弹簧和伸缩杆能跟随控制机构的动作和炒制的实际过程自动调节炒具与炒锅底的间隙和最大压力,同时还增加了炒具炒茶时按压的时间和距离,减小了冲击和震动,但单纯的弹簧伸缩杆机构的压力控制有一定范围,无法适应茶叶炒制的最后阶段炒具用足够大的压力按压摩擦茶叶的要求,性能欠完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茶机弹簧、伸缩杆机构不能满足茶叶炒制后期对炒具与炒锅间隙与压力的要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限位增压部件的自动调节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不但能在茶叶炒制的过程中自动调整炒具与炒锅之间的间隙与压力,并且在茶叶炒制的最后阶段,由于限位增压部件的作用,控制炒具炒锅间隙,并且产生足够的压紧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实用新型由伸缩杆、伸缩杆座、弹簧、限位增压部件和调节零件、锁紧件组成,在伸缩杆座内安装伸缩杆,伸缩杆座与伸缩杆间设置弹簧,并设置了控制伸缩杆活动的最终位置的限位部件。
本发明还可以设置伸缩杆初始位置调节零件、弹簧预紧零件、限位增压部件位置调节控制零件。
该自动调节机构可用于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调控机构调节控制炒锅与炒手臂相对位置的茶机;可安装于炒手臂上,也可安装于控制炒锅位置的控制杆上或凸轮式茶机调控凸轮位置的控制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但能在炒茶时随着炒具与炒锅距离的逐步调整与变化,弹簧相应变形,伸缩杆移动,从而自动调节间隙与压力,增大按压摩擦距离,并且在炒制最后阶段,由于限位增压部件的作用,炒具与锅底茶叶接触摩擦移动中有一段弧长,伸缩杆被限位增压件顶死,茶机的一些机件产生弹性变形、抄具表面复盖的弹性垫层受到强烈挤压,从而控制炒锅炒具间隙、产生足够的制茶压力,使炒制压扁磨光一步到位,所制茶叶品质好;由于设置了比较完善的调节环节,可防止伸缩杆被限位增压件顶死时,机件产生过大弹性变形或发生炒具被卡死、电机过载等情况,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自动调节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与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2为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个实施例安装于炒锅位置控制杆上的运动简图。
图4为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与安装示意图。
图中:1、伸缩杆,2、伸缩杆座,3、弹簧,4.1、限位套筒,4.2、限位挡铁,4.3、限位螺母,5.1、初始位置调节螺母,5.2、弹簧预紧螺母,5.3、挡铁固定螺栓,5.4、锁紧螺母,6、炒臂,7、紧定套,8、转轴,9、炒具,9.1、滚轮,9.2、炒具滑块,10、平衡拉簧,11、炒锅底,11.1、炒锅端板,12、控制杆,13、凸轮,14、弹簧座,15、茶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佰生,未经董佰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6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烷氧基化合物、薄膜形成用原料和薄膜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