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石油导向钻具的滑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6441.5 | 申请日: | 200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7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傅鑫生;周静;刘惠恩;雷诚;傅杰;傅鼎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石油 导向 滑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导向钻具的滑环。
背景技术:
石油导向钻具中的滑环主要用在石油导向钻具动、静旋转体间进行多路电信号的传输,包括内壳体组件和外壳体组件,内壳体组件包括内壳体、内壳体内侧嵌设的内绝缘环和内绝缘环上的数个传导环,外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侧嵌设的外绝缘环和外绝缘环上的数个传导件,外壳体一端设置有密封接线柱,该密封接线柱的接线穿过接线孔连接传导件,传导环上的接线穿过接线孔引出。这种结构的滑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常温、常压、正常湿度的环境下,但由于该结构强度低,耐冲击、抗振性能差,电信号传输不稳定、绝缘强度低,因此适用范围特别有限,不适应在高温、高压、高湿的恶劣环境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用于石油导向钻具的滑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适用范围特别有限,不适应在高温、高压、高湿的恶劣环境下使用的缺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石油导向钻具的滑环,包括内壳体组件和外壳体组件,内壳体组件包括内壳体1、内绝缘环8和数个传导环7,外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2、外绝缘环9和数个传导件,其特殊之处在于:对应于数个传导环7的外绝缘环9上设置有数个凹槽,所述的传导件是片簧式电刷11,该电刷11的接线端固定于外绝缘环9上,另一端设置于凹槽内并弹压于传导环7上。
上述内壳体1与外壳体2间轴向对称设置有滚柱轴承3
上述内壳体1与外壳体2间沿径向设置有滚珠轴承4。
上述内绝缘环8与外绝缘环9两侧的内壳体1与外壳体2之间设置有轴封10。以保持滑腔内的平衡油不泄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强度高,耐冲击:双壳体结构,绝缘强度高,耐冲击,因而适于在高温、高压、高湿的恶劣工作环境下工作。
2、抗震性能好:在内壳体与外壳体间沿径向设置有轴承4,起到减轻震动的作用。
3、电信号传输稳定、可靠:片簧式电刷的一端靠电刷体本身的弹性,以约100克的弹力与内绝缘环上的传导环接触,这种简捷的一体化电刷,免去了电刷触头与电刷体间的接触电阻,可极大的提高电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与传导环接触的随动性。
4、密封性好:为平衡外界对滑环的压力,使滑环芯部所注油液不致于泄漏,内绝缘环与外绝缘环两侧的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加了轴封,因此耐高温、高压、高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内壳体,2-外壳体,3-滚柱轴承,4-滚珠轴承,5-穿线孔,6-密封接线柱,7-传导环,8-内绝缘环,9-外绝缘环,10-轴封,11-电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用于石油导向钻具的滑环,包括内壳体组件和外壳体组件,内壳体组件包括内壳体1、内壳体1内侧嵌设的内绝缘环8和内绝缘环8上的数个传导环7,外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2、外壳体2内侧嵌设的外绝缘环9和外绝缘环9上的数个传导件,外壳体2一端设置有密封接线柱6,该密封接线柱6的接线穿过接线孔5连接传导件,传导环7上的接线穿过接线孔5引出。对应于数个传导环7的外绝缘环9上设置有数个凹槽,所述的传导件是片簧式电刷11,该电刷11的接线端固定于外绝缘环9上,另一端设置于凹槽内并弹压于传导环7上。所述内壳体1与外壳体2间轴向对称设置有滚柱轴承3,内壳体1与外壳体2间沿径向设置有滚珠轴承4,在内绝缘环8与外绝缘环9两侧的内壳体1与外壳体2之间设置有轴封10。
使用时,通过滑环的内、外壳体将其固定在导向钻具的动、静旋转体上,将信号接入传导环7上的接线,当导向钻具动、静旋转体作相对运动后,即可在密封接线柱6上拾取输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6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