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头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1918.0 | 申请日: | 200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7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增隆;翁念瑜;廖靖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G01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红外线体温计的改进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增加温度量测精确度及缩小探头体积的探头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耳温枪设计原理是通过红外线去扫瞄耳膜所示放出的热能而得知人体体温,原因在于耳膜位于头骨内接近体温控制中枢下视丘的位置,充分得到颈动脉血流供应,所以当人体的中心温度有变动,便可实时地由耳膜的温度反应出来,再将之推算为口温或肛温,作为温度的参考,而因为耳温枪具有快速量测、准确度高和简易操作等优点,渐渐成为体温量测方式的主流之一。
传统耳温枪的探头结构是将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一支撑基座内,使红外线传感器接收由导波管(晶管)所传导的热幅射,其中此支撑基座可为组装套合式或一体成型,然而因红外线传感器及支撑基座由一外壳包覆,当红外线传感器感测温度时会因吸收热辐射而上升温度,但因支撑基座与外壳有一微小的空隙,使红外线传感器的热量无法散发,导致接续测量时红外线传感器与外壳产生一温度差,导致外壳温度会对红外线传感器造成干扰,此种传统型的探头结构在2002年5月24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第6386757号及2003年1月23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第6152595号内皆有揭示。
而为了克服传统探头结构所产生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耳温枪结构改良是将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探头内部的前缘,如此便可使红外线传感器与外界的温差大幅缩小,并且也减少了导波管设置的成本,但此探头结构却衍生另一量测上的困扰,因为温度量测是以耳膜温度为量测的基准,但是此探头结构的红外线传感器设在探头的前端,因此温度量测时红外线传感器射出的红外线是以散射情况进行,这导致了红外线传感器所接收的反射线来自于周围耳壁而非耳膜,造成温度量测误差,所以如何在测量时减少此量测误差的产生是目前极需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探头改进结构,以有效解决公知探头结构产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探头改进结构,通过在探头开口端内设置曲块,利用曲块控制温度传感器探测角度,使感测温度更为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探头改进结构,通过曲块将热传导的敏感度降低,使探头外壳与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空隙缩小,使探头结构的体积缩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探头改进结构,其设置在一红外线体温计的本体上,此探头结构包括一壳体,此壳体具有一开口端,在壳体内且位于该开口端周围设有一套管,在套管内设有一温度感测组件,其中在开口端内环设一曲块,此曲块位于温度感测组件上方,通过曲块的曲面减少温度感测组件量测时的噪声干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曲块控制温度传感器探测角度,使感测温度更为精确;通过曲块将热传导的敏感度降低,使探头外壳与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空隙缩小,使探头结构的体积缩小;通过曲块的曲面减少温度感测组件量测时的噪声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接收红外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0壳体 12开口端
14套管 16空隙
18曲块 20镀膜
22承载组件 24温度传感器
26隔热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探头改进结构,此探头设置在一红外线体温计的本体上,此红外线体温计可选自于额温枪或耳温枪,而本实用新型具有二种实施例结构,此二实施例结构皆是对耳温枪的探头部改进结构进行解说,而耳温枪在经由改进后可使温度感测更为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1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