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帘轨道薄壁热挤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6587.1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6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包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汉清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1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轨道 薄壁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窗帘轨道薄壁热挤压模具。主要用于窗帘轨道系列型材的热挤压成型。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以往的窗帘轨道全部由木质材质制作成实心结构。其耐磨性差,易磨损,易折断,易燃。且材料成本较高。还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因此,急需用金属型材来代替。而常规的型材模具结构不太合理,因此只能用来热挤压成型厚壁型材,而不能用来成型薄壁的窗帘轨道型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挤压成型薄壁窗帘轨道金属型材的窗帘轨道薄壁热挤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窗帘轨道薄壁热挤压模具,由上模和下模上下对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在其与下模接合的内端面中间凸出设置有模芯,模芯形状与所需成型的型材相对应,用于决定型材最终形状,在模芯的外围设置有多个分流孔,分流孔用于把铝棒分成几股铝流进入下模内端面中间的焊合室,相邻分流孔之间有模桥分隔开,模芯内端面外缘形成上模工作带,在模芯内端面下方的模芯上径向开设有二个引料孔,在引料孔上方的模芯上轴向开设有引料窄缝,引料窄缝与引料孔相连通,引料窄缝的缝宽即为型材的内筋壁厚,在引料孔下方的模芯外缘斜向开设有引料槽,引料槽与引料孔相连通;
所述下模,在其与上模接合的内端面中间凹设有焊合室,焊合室内缘形成焊合室工作带,上下模对合后焊合室工作带与上模工作带之间形成的空隙决定产品的形状,工作带长短控制铝的流速快慢,空隙厚度即为型材的外壁壁厚,在下模外端面设置有出料孔,出料孔与焊合室相连通。
工作原理:
将铝棒置于加热炉内加热,加热炉温度350~500℃;将模具也置于加热炉内加热,加热炉温度450~500℃;将铝由上模分流孔通过上、下模工作带之间的间隙进入下模内端面的焊合室,同时通过模芯外缘的引料槽进入引料孔,再由引料孔进入引料窄缝,形成型材内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以用来挤压成型薄壁窗帘轨道金属型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好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1、下模2、定位销钉3、定位螺丝孔4、模芯11、分流孔12、模桥13分隔开、上模工作带14、引料孔111、引料窄缝112、引料槽113、焊合室21、焊合室工作带22、出料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窗帘轨道薄壁热挤压模具,由上模1和下模2上下对合而成。上模1和下模2的内端面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上下模的定位销钉3和定位螺丝孔4,用于把紧上下模。
参见图3,所述上模1,在其与下模接合的内端面中间凸出设置有模芯11,在模芯11的外围设置有多个分流孔12(图中为五个),相邻分流孔之间有模桥13分隔开,模芯11内端面外缘形成上模工作带14,在模芯11内端面下方的模芯上径向开设有二个引料孔111,在引料孔111上方的模芯上轴向开设有引料窄缝112,引料窄缝112与引料孔111相连通,在引料孔111下方的模芯外缘斜向开设有引料槽113,引料槽113与引料孔111相连通。
参见图4,所述下模2,在其与上模接合的内端面中间凹设有焊合室21,焊合室21内缘形成焊合室工作带22,在下模2外端面设置有出料孔23,出料孔23与焊合室2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汉清,未经包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6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燥间
- 下一篇:翻转稳定的转动关节和由它构成的矫形技术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