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刺生产线的输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137.0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4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林;翁春平;王飞鹏;李建勋;叶明锥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忠林 |
主分类号: | D04H18/00 | 分类号: | D04H18/00;H02P5/4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79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生产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刺生产线的输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的针刺机工作时,针刺机构作上下运动利用特殊的针刺板刺基布,输出辊在变频器的驱动下由异步电机带动运行使得基布输出运行。这些针刺机的针刺板与输出辊的运行是独立控制的,即针刺板与输出辊在运行的时候是分别由各自的控制系统控制运行的,一般采用的是变频器驱动异步电机运行,控制原理简单,但是,由于输出辊的运行方式为连续运行,使得针板在针刺的时刻(针在布里),输出辊还在运行,造成了强牵伸,使得布面上的针孔被拉大,表面不平整,克重量偏差增大,同时也破坏了布内的纤维分布,造成了纵横牵伸不符合要求;一条生产线需要多台针刺机,每台针刺机的输出辊的运行速度、针刺频率,都是独立运行的,每台针刺机的运行状况是由操作工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定的。每台针刺机的基布输出速度很难协调控制,因输出辊的速度不同造成了基布的牵伸也不同,如图3所示出现对基布的牵伸忽紧忽松,不均匀的现象,生产的基布克重量偏差大,左右、纵横偏差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针刺生产线中各台针刺机的基布输出速度难以协调控制,以及由于针刺机的输出辊连续运行,当针刺在布里时输出辊还在运行,造成强牵伸,导致基布的布面针孔拉大、表面不平整、克重量偏差增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刺生产线的输布装置,该针刺生产线的输布装置根据两台针刺机间的基布的长度控制电机的转速、根据针刺频率控制电机停止和运行,针刺时输出辊停止转动,不会对基布造成强牵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刺生产线的输布装置,具有针刺板运行传感器、设置在针刺机间检测布面位置的光电位移传感器、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输出辊和输出辊电机,针刺板运行传感器、光电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输入端相连,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输出辊电机相连,输出辊电机的输出轴与输出辊固定连接,所述的输出辊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在针刺机间的光电位移传感器检测布面位置,输出模拟量给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进行过程调节控制,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控制后台针刺机的输出辊的电机的转速,进行输出辊运行速度的控制,使得基布在两台针刺机间的高度达到适宜的程度,如光电位移传感器检测到两台针刺机间的基布布面位置过低,说明两台针刺机的基布过多,则提高后台针刺机的输出辊电机转速,直至两台针刺机间的基布布面位置高度适宜,两台针刺机间的基布布面位置过高,则降低后台针刺机的输出辊电机的转速;针刺板运行传感器检测针刺板在运行的过程中针在基布内所停留的时间(即刺时的时刻与离开时的时刻),将该时间作为一个信号交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进行整形并控制输出辊的电机进行运行、停止控制,即:针刺到布和针停留在布内时输出辊不转,针离开布面时输出辊运行,由于针刺频率很快,高速时针刺频率可达“1200次/分”即为“20次/秒”,每次的时间为50毫秒,要求输出辊的驱动电机响应速度要快,因此输出辊的驱动电机选用无刷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针刺生产线的输布装置,根据两台针刺机间的基布的长度控制电机的转速、根据针刺频率控制电机停止和运行,针刺时输出辊停止转动,不会对基布造成强牵伸,减少了牵伸也就减少了基布在生产过程中的克重偏差,同时也提高了布面的平整度,缩小了针孔孔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框图。
图3是现有的针刺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刺板运行传感器,2.光电位移传感器,3.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4.输出辊,5.输出辊电机,6.针板,7.针,8.无纺布,9.拨网板,10.托网板,11.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针刺生产线的输布装置,具有针刺板运行传感器1、设置在两台针刺机间的检测布面位置的光电位移传感器2、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3、输出辊4和输出辊电机5,针刺板运行传感器1、光电位移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3输入端相连,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输出辊电机5相连,输出辊电机5的输出轴与输出辊4固定连接。针刺机间的光电位移传感器2检测无纺布8的布面位置,输出模拟量给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3进行过程调节控制,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3控制后台针刺机的输出辊电机5的转速,进行输出辊4运行速度的控制,使得无纺布8在两台针刺机间的高度达到适宜的程度;针刺板运行传感器1检测针板6在运行的过程中针7在无纺布8内所停留的时间(即刺时的时刻与离开时的时刻),将该时间作为一个信号交PID控制器或PLC控制器3进行整形并控制输出辊电机5进行运行、停止控制,即:针7刺到无纺布8和针7停留在无纺布8内时输出辊4不转,针7离开无纺布8时输出辊4运行,由于针刺频率很快高速时针刺频率可达“1200次/分”即为“20次/秒”,每次的时间为50毫秒,要求输出辊电机5响应速度要快,因此输出辊电机5选用无刷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忠林,未经高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