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态照明封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0916.1 | 申请日: | 200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茂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19/00;F21V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照明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照明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现有的固态照明光源(如LED)的封装方式其导热效能不良,无法提高单一芯片的功率,若需足够的照明强度就必须集中许多芯片的亮度;而集中多数芯片的后虽提高了亮度,导热的效率仍然没有提高,芯片的热量远高于芯片周围,使热量不平均的集中在芯片上无法导出,且因为导热的效率低落使芯片无法承受较大的功率;又虽然灯具以多数芯片达到需求的亮度,但多数芯片的作法难以与一般的灯具结合;又集中许多芯片虽达到需求的亮度,但“复数点状的照明”与一般大众对灯光的印象差距太多,成为固态照明发展与普及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突破现有小功率的封装方式,以达到照明需求的功率,完善解决热与光效的问题,以良好的沉热与导热结构将芯片产生的热能快速有效的导出,由特殊的芯片对称排列方式与光学结构将光均匀、高效率的引出,凭借各色芯片的选择可满足不同光色的需求,且易与灯具结合,使固态光源可简易快速的应用在照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态照明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复数发光组件,为照明的光源;一沉热体,为承载发光组件的基座,并设有电源接脚与电源连接;所述的发光组件封装在沉热体中,且所述的发光组件与所述的电源接脚电连接。
所述的发光组件为LED芯片。
所述的发光组件呈放射状对称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现有的缺失:1、导热不良。2、过热使芯片寿命缩短。3、芯片无法承受高功率。4、芯片发光效率不良。5、照明强度无法与芯片数量等比例提升。6、芯片集中,使光源的侧光彼此吸收抵消。7、热应力拉扯连接芯片的导线,容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导热效率高。2、导热良好使芯片寿命长。3、芯片可承受较高功率。4、相同数量芯片的光线强度可提升。5、光线对称、均匀。6、可将不同颜色光线的芯片对称排列。7、可降低光源侧光的损失,且向外的侧光由沉热体向前反射。8、易与灯具结合。9、消除热应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实施例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实施例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另一封装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另一封装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另一封装实施例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实施例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实施例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1-固态照明封装结构;11-LED芯片;12-沉热体;13-电源接脚;2-导热基座;21-电线;22-插孔;3-灯罩杯体;4-玻璃镜片;5-电线杆;51-灯壳;6-装饰灯架;61-装饰灯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该图式是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的立体图与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固态照明封装结构1是在中心与环状外围设电源接脚13,将12组LED芯片11呈放射状或几何图形状排列在所述的电源接脚13之间,并将LED芯片11封装在一沉热体12上,沉热体12相对于芯片而言热容量极大,可大量吸收LED芯片11的热量,使LED芯片11在高功率时可将产生的热量快速导至沉热体12,沉热体12下方是电源接脚13;将LED芯片11做放射状或几何图形状排列能避免热源过于集中,而是均匀的散开传导,使导热快速、维持较低的平衡温度,加强导热效率后也解决了热应力对芯片与导线的伤害;且放射状或几何图形状的对称排列可使光束均匀射出,又放射状或几何图形状对称排列可使光源的侧光由沉热体12的内围斜面反射向前,使光线集中且强度较高,又芯片对称排列可设置依红、绿、蓝等不同颜色,使同一封装能以不同芯片各别照射不同颜色,或同时照射混合成其它颜色,且因排列对称使光线平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茂,未经李家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0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