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走式多功能耙斗装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4983.4 | 申请日: | 200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7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传淮 |
主分类号: | E21C25/68 | 分类号: | E21C25/68;E21C3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多功能 装岩机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巷道掘进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巷道掘进中配备矿车或输送带进行装岩作业的行走式多功能耙斗装岩机。
背景技术:现有的耙斗装岩机通常是由料槽、导向轮、绞车、刹车装置、台车和耙斗组成的。耙斗装岩机通过其自身设置的绞车的两滚筒,分别通过主绳和尾绳牵引耙斗,并利用固定在工作面上的尾轮,将空耙斗牵引至工作面,耙斗再将经炸药爆破后的作业面上疏松的岩石扒进料槽,自料槽尾部的卸料口卸人矿车或输送带,从而实现装岩过程。但是,由于这种耙斗装岩机是设计在台车上的,故其行走既需要铺设轨道,又需要辅助牵引设备或人工推进;而在铺设轨道时,还需要人工清渣,既不及时,又不方便;且由于受轨道的限制和约束,台车不能自行调整方向,从而造成巷道两侧的积石仍需要人工进行装载,并且不能及时前移。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既无需铺设轨道,也无需牵引设备,且能够自行调整方向的行走式多功能耙斗装岩机。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走式多功能耙斗装岩机,包括耙斗装岩机和悬臂式掘进机的履带式动力行走机,其特征在于:耙斗装岩机中安装固定有绞车及料槽的机体部分,整体安装固定在悬臂式掘进机原来安装切割部的前部机架的位置处,并使料槽尾部的卸料口和前部的进料槽分别置于悬臂式掘进机刮板输送机输送带和装载部的上方。
其技术效果是:由于将现有的耙斗装岩机的台车部分去掉,利用安装固定有绞车及料槽的机体部分,安装固定于履带式动力行走机的机架上,因此,既保留了耙斗装岩机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又发挥了履带式动力行走机对行走道路的条件要求不苛刻的优势。与现有的耙斗装岩机相比,其既无需铺设轨道,也无需另设牵引设备,且能够任意行走,自行调整方向,作业时可以使其获得最佳的安全距离和最大的效率距离。该机结构简单、制作简便,也可以利用现有的动力行走设备加以改装。本机适用于各种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矿、铁路、涵洞、水利等建设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履带式动力行走机1为市售的EBH-120型悬臂式掘进机。将安装在该掘进机前部机架上的切割部卸下后,保留该机的装载部11、刮板输送机13和行走机构12。然后,将市售的P90B型耙斗装岩机2承载绞车及料槽的台车部分卸去,将安装固定有绞车25及料槽24的机体部分,安装固定在悬臂式掘进机原来安装切割部的前部机架的位置处,并使料槽尾部的卸料口22和前部的进料槽分别置于掘进机刮板输送机13输送带和装载部11的上方。
其工作过程:装岩时,将履带式动力行走机1开进到距作业面25米左右处停下,加以固定。尾绳23从绞车滚筒26出来后经设置在料槽尾部卸料口22处的导向轮21,再经固定在作业面处的固定楔上连接的尾轮3后,连接到耙斗28的后端。主绳27从绞车滚筒出来后经设置在料槽尾部卸料口处的导向轮与耙斗28的前端连接。绞车两滚筒由防爆电机驱动,通过主绳和尾绳牵引耙斗,并利用固定在工作面上的尾轮,将空耙斗牵引至工作面,耙斗再将经炸药爆破后的作业面上疏松的岩石扒进料槽,自料槽尾部的卸料口卸人矿车或输送带,从而实现装岩过程。根据装岩情况,履带式动力行走机1可以任意前后移动、左右调整方向,并可利用其设置在前方左右两侧上的装载部,将巷道两帮的矸石通过铲板和蟹形耙爪收集并运送到刮板输送机上,再由刮板输送机运送到其尾部的输送带上或矿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传淮,未经李传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4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流量控制装置及带此装置的感应式点滴流量可计量水表
- 下一篇:复合截煤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