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4313.2 | 申请日: | 200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7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史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淳县第二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13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是一种机油泵。
背景技术
机油泵是柴油机的心脏部件,用于将机油输送到柴油机内部,产生润滑作用,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内转子、外转子、泵轴,内外转子是机油泵的心脏,通过泵轴传动产生偏心运转。机油泵工作时,泵轴转速每分钟在2000转以上,通过泵轴转动,内外传子产生偏心运转供油,通过进出油孔,将机油输送到柴油机内部,产生润滑作用。现有机油泵的泵轴采用的是单向支撑结构,在泵轴高速转动下,这种单支撑结构使得机油泵运行不是很平稳,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外转子容易产生偏摆,从而出现运转不灵活,卡滞等毛病,严重影响柴油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的机油泵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可防止内外转子产生偏摆、增加耐磨性能、运转稳定的机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泵轴,泵轴的一端与柴油机连接,泵盖上设有泵轴孔,泵轴的另一端位于泵轴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机油泵,其中所述泵轴一端与泵轴孔间隙配合。
前述的机油泵,其中所述泵盖在对应于泵轴的位置处设有一外凸的凸块,泵轴孔设在泵盖的凸块上。
前述的机油泵,其中所述的泵轴孔为不通孔。
前述的机油泵,其中所述泵盖或/和泵体上设有定位销孔,泵盖和泵体通过设在定位销孔内的定位销定位连接。
前述的机油泵,其中所述泵盖为铸铁泵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泵盖上设有泵轴孔,泵轴一端位于泵轴孔内,泵轴另一端接柴油机,原有的泵轴单向支撑结构就变成现在的双向支撑结构,双向支撑结构使泵轴转动更为稳定,有效防止内外转子产生偏摆,同时也使机油泵运转更为平稳,减小了噪音,增加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泵盖采用铸铁泵盖,也增强了其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定位销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泵体、 2泵盖、 3泵轴、 4泵轴孔、 5凸块、
6定位销、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机油泵,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2为其右视图,所括泵体1、泵盖2、泵轴3,泵体1与泵盖2通过螺栓7固定,泵轴3穿过泵体1,泵轴3的一端接柴油机,在泵盖2上设有泵轴孔4,泵轴孔4为不通孔,泵轴孔4位于泵轴3与泵盖2相对应的位置处,将泵轴3加长并延伸到泵轴孔4中,泵轴3的另一端就位于泵轴孔4中。泵轴3位于泵轴孔4中的部分与泵轴孔4间隙配合,泵轴3可在泵轴孔4中旋转。原有的泵轴3的单支撑结构(泵轴3单端连接柴油机)变成现在的双支撑结构(泵轴3一端连接柴油机,另一端位于泵轴孔4内),泵轴3的双支撑结构使其运转更为平稳,长时间运转后,内外转子也不会产生偏摆。由于在泵盖2上设有泵轴孔4,将泵盖2的中心位置加厚,即泵盖2在位于泵轴孔4处设有外凸的凸块5,加厚的凸块5使得泵盖2更为稳固。在泵盖2上增加几根定位销6定位,定位销6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由于定位销6的增加,确保了泵体1、泵盖2结合的稳固性。泵盖2采用铸铁件,铸铁泵盖2的牢度较强,难以发生变形,增加了泵盖2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泵在实际运转时,泵轴3高速转动,泵轴3为双支撑结构,一端连接柴油机,另一端位于泵轴孔4内,泵轴3的转动更为稳定,通过泵轴3的传动,内外转子产生偏心运转供油,内外转子转动时不会产生偏摆,通过进出油孔,将机油输送到柴油机内部,产生润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淳县第二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高淳县第二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4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方法及打印对象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用于承载组件的接头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