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球玩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8811.X | 申请日: | 200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4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苏为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为团 |
主分类号: | A63H33/00 | 分类号: | A63H3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一种吹球玩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各各式各样的吹气浮球玩具,普通的吹气浮球玩具都是由吹气管和出气管所组成,当空气从吹气管吹入后由出气管喷出,喷出的空气可将出气管口的轻质小球吹起,当喷出空气向上的浮力和小球的重力相等时,小球即可在空中悬浮。
但此种玩具只能上下浮动,不能作曲线回转,观赏性相对较差。中国专利88202780.3就提供了小球可作曲线回转的回转式吹气浮球玩具,其包括吹气管和出气管及回转管、出气管,出气管镜回转管与吸气管相连,吸气管的轴线与出气管的轴线相交。该玩具虽然实现了小球的曲线回转,但该玩具中小球的轨迹仅为一条单一的曲线,较为单调,久了就会产生兴趣疲劳,且其吹气需要一定的技巧,不太容易掌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趣味性吹球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吹球玩具,包括一个透明的球形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装有若干个圆珠,壳体上开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壳体在进气孔处固连有一根吹气管,上述的圆珠的直径大于进气孔的孔径。
本玩具在使用时,首先对吹气管吹气,气体由进气孔进入壳体,气流便可使壳体内的圆珠浮游并在壳体内回转,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且回转的气流可产生悦耳的声音。由于圆珠直径大于进气孔的直径,在不吹气时,圆珠不会从壳体内掉出。在玩耍过程中,吹气时需要仰着头部,故除了小孩子娱乐外,成年人使用还可起到放松缓解颈椎疲劳的功效。
在上述的吹球玩具中,所述的吹气管为一根直管。直管可以确保使用时必须仰着头部才能使用。
在上述的吹球玩具中,所述的出气孔处于与进气孔相对的另一侧。
在上述的吹球玩具中,所述的出气孔有若干个。出气孔的位置和数量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有利于气流的通过。
在上述的吹球玩具中,所述壳体的出气孔处具有花纹图样。所述花纹图样可为梅花形、星形等图案,为玩具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
在上述的吹球玩具中,所述的圆珠的直径大于出气孔的孔径。圆珠直径大于大于出气孔的孔径,就避免了由于吹气用力过大而导致圆珠被吹出壳体。
在上述的吹球玩具中,所述的圆珠内部为空心。圆珠空心使得其重量较轻,通常圆珠采用塑料为材料制成的。
在上述的吹球玩具中,所述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两者之间用螺纹紧密连接。
由于玩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壳体内会进入灰尘杂质,而其采用分为两部分用螺纹紧密连接,就可以定期对壳体进行拆卸,然后对其内部进行清洗,并可更换不同样式的圆珠,增加使用者的新奇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吹球玩具的优点在于:
1、由于本玩具需要使用者仰头吹气,所以可治疗颈椎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练习了肺活量,并且五彩圆珠在壳体内回转,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避免使用者产生枯燥感;
2、由于壳体为上下两部分且采用螺纹紧密连接,使得玩具可拆卸,能够定期清洗壳体内部,并可更换圆珠及吹气管,使用起来比较卫生;
3、本玩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易于被接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吹球玩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吹球玩具的出气孔处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圆珠;3、进气孔;4、出气孔;5、吹气管;6花纹图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吹球玩具是供颈椎病人使用的,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个透明的球形壳体1,其内装有五彩塑料圆珠2若干个,在壳体1是开有进气孔3和出气孔4,且在壳体1的进气孔4处固连有一根吹气管5。
本玩具使用时,需要病人仰头用吹气管5吹气,从而可以缓解颈椎疲劳,同时也可以练习肺活量。气体由进气孔3进入壳体1,气流可使壳体1内的圆珠2浮游并在壳体1内回转,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且回转的气流可产生悦耳的声音,所以在治疗颈椎病的同时对使用者有较强的趣味性。
本玩具的圆珠2为空心的,因此其重量较轻,很容易被吹起,另外圆珠2直径大于进气孔3的直径和出气孔4的孔径,这样在不吹气时,圆珠2不会从壳体1内掉出;而且在吹气用力过大时,圆珠2也不会从出气孔3处飞出。
如图2所示,出气孔4排列成一定的形状,同时在壳体的出气孔处还带有花纹图样6,为本玩具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为团,未经苏为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8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