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客车空气弹簧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5444.8 | 申请日: | 200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4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铁路局上海车辆段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M3/06;G01M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客车 空气 弹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客运车辆转向架的缓冲、减振弹簧的检测技术,尤其是一种快速客车空气弹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客车车辆转向架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外先进的高技术客车车辆的大量引进,空气弹簧的数量、种类不断增加,由于空气弹簧是客车转向架主要承载部件,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舒适性起着重要作用,能否全面、准确检测空气弹簧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车辆行车安全。由于空气弹簧对风压和气密性要求高,现有技术对空气弹簧进行气密性检测判断缺乏完整性,依靠压力表人工观测的方法缺乏准确性;加之空气弹簧的品种规格多样化,已有的空气弹簧试验台无法满足多品种空气弹簧检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客车空气弹簧检测装置,它可满足各种不同型号空气弹簧的检测,规范了空气弹簧检修过程,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检修质量的影响,便于对空气弹簧的检修工作实施数据化管理。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包括信号检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及微机处理器,信号检测系统连接机械系统及微机处理器,微机处理器连接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机械系统。
所述信号检测系统由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信号转换端子板组成,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数据采集器,信号转换端子连接数据采集器及微机处理器。
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由DI/DO数据采集器、继电器组成,DI/DO数据采集器连接微机处理器及继电器,继电器连接机械系统。
所述机械系统包括试验台、液压泵站、供水站、供气站,试验台由工作台、上梁、定位滑板、小车组成,工作台上设有数根立柱,立柱上固定安装有上梁,上梁上装有油缸,定位滑板套装在立柱上,其下部装有压盘、上部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工作台侧面连接有侧平台,小车行走于工作台与侧平台之间,微机处理器设在侧平台内。
所述液压泵站通过管路与油缸连接。
所述供水站通过进水管、排水管与水箱连接。
所述供气站通过气管连接电磁阀。
所述定位滑板上设有位移传感器,压盘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各种不同型号空气弹簧的检测,规范了空气弹簧检修过程,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检修质量的影响,便于对空气弹簧的检修工作实施数据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液压、供气、供水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包括信号检测系统A、电气控制系统B、机械系统C及微机处理器D,其具体组成及作用如下:
(1)信号检测系统
包括位移传感器测量的液压油缸的行程信号和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测量的空气压力信号,信号检测系统由一带有A/D功能的PCL-818数据采集器、一块PCLD-8115信号转换端子板、一个位移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组成。具体工作过程:
①、位移传感器把工程位移量转换成相对应的模拟电流量;压力传感器把工程气压量转换成相对应的模拟电流量。
②、PCLD-8115信号转换端子板完成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与A/D数据采集卡的信号转换和连接,实现电流信号到电压信号的转变。
③、A/D数据采集器把输入的多路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存入到微机处理器内存。
④、微机进行数据处理,保存处理数据控制试验台动作并将相关结果在计算机屏幕显示。
(2)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由带有DI/DO卡和PCL-885继电器卡组成,具体工作过程:
①、DI/DO数据采集卡将微机处理器控制指令传给继电器卡,从而控制电磁阀的动作、电机旋转和泵的打开,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②、继电器卡接收DI/DO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指令,实现对电磁阀的控制。
(3)机械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铁路局上海车辆段,未经上海铁路局上海车辆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5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