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窑炉用水平多螺旋下饲反烧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5975.9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5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喜令;胡学砚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喜令;胡学砚 |
主分类号: | F23B10/00 | 分类号: | F23B10/00;F23B30/00;F23B40/04;F23L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松涛 |
地址: | 610036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窑炉用 水平 螺旋 下饲反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窖炉用新型烧煤机械,特别是一种锅炉、窖炉用水平多螺旋下饲反烧机。
背景技术
国家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大型锅炉的环保达标排放指标并已基本有解决方案。而立式锅炉,窑炉由于单机燃煤量太小,没法加装消烟、除尘、脱硫装置,所以这种锅炉的环保根本无法达标。因此政府提倡烧油或烧气。然而燃燃油和燃气的巨大成本差异又迫使人们奋起研究和推出了种种意图在于污染小而火力大的炉具。概括地说,正烧(煤从燃烧室上方加入)出力好烟大;反烧(煤从燃烧室上方加入,火向下烧)烟小没出力。型煤火也上不去,烟也消不净。水煤浆或小型燃煤设备又根本没法用,煤气和半煤气初生火也必定要冒烟、要污染环境。
还有就是达到排放标准,在排放端加装十分昂贵的除尘、脱硫设备。这些排放治理设备均是以酸生盐法,需要加碱中和,把硫固化在新生盐中。这种治理法不仅投资巨大,成本费用高,而且工艺难度大,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关键是对燃烧力却毫无增加。总之,浪费惊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水平多落选下是燃烧并可根据火床方、圆大小而增减螺旋数量的消烟、除尘,并可以煤自身重金属脱硫、脱磷的锅炉、窖炉等小型燃煤设备均可使用的水平多螺旋下饲反烧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燃烧室、送煤装置和送风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在整个锅炉的下方支撑着锅炉炉体,在壳体1内装有两个燃烧室10,两个加煤斗22通过两个管道9与两个燃烧室10连通;在管道9内,安装有带螺旋叶轮的旋转轴2;风机7装置在机壳1外风机口8处,燃烧室10布满通风孔4。如图1、2、3所示。
所述的两个燃烧室是由布满通风孔4的金属板5构成的两个斜底船形体组成,两个底槽与两个加煤斗22,通过两个管道9连通。
所述的送煤装置是至少两套以上安装有带螺旋叶轮的旋转轴2,通过传动带19使固定在两套旋转轴2上的A、B两个齿轮同步旋转;固定在旋转轴2上的有上扬拨煤片21,以及旋转叶轮有反向叶轮6和正向叶轮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优点在于:
1、燃烧室与风室之间,只隔有一层布满布满通风孔的金属板,通风效果非常良好,完全满足了反烧(煤从燃烧室下方加入)对通风的效果的设计要求。
2、送煤装置由于采用了固定在旋转轴上的旋转叶轮有反向叶轮和正向叶轮之分,以及上扬拨煤片,就可以产生正送和反送和煤块不成块的功能,可以达到被送进燃烧室的煤向上移动,从而达到将煤充分燃烧,不至于浪费。
3、不加任何设备和药物,在燃烧中的煤自身脱硫,成为直接生盐法,将硫固化在盐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侧视图。
图3是图1俯视图。
其中:1-壳体;2-旋转轴;3-风门;4-通风孔;5-金属板;6-反向叶轮;
7-风机;8-风机口;9-管道;10-燃烧室;11-正向叶轮;
12-法兰轴总成;13-减速机;14-减速机输出齿轮;15-同步轮;
16-齿轮A;17-支架轴座;18-减速机输入轮;19-A、B齿轮传动带;
20-齿轮B;21-上扬拨煤片;22-加煤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壳体、燃烧室、送煤装置和送风装置构成,壳体1在整个锅炉的下方支撑着锅炉炉体,在壳体1内装有两个燃烧室10,两个加煤斗22通过两个管道9与两个燃烧室10连通;在管道9内,安装有带螺旋叶轮的旋转轴2;风机7装置在机壳1外风机口8处,燃烧室10布满通风孔4。
如图1、2、3所示,所述的两个燃烧室是由布满通风孔4的金属板5构成的两个斜底船形体组成,两个底槽与两个加煤斗22,通过两个管道9连通。
如图1、2、3所示,所述的送煤装置是至少两套以上安装有带螺旋叶轮的旋转轴2,通过传动带19使固定在两套旋转轴2上的A、B两个齿轮同步旋转;固定在旋转轴2上的有上扬拨煤片21,以及旋转叶轮有反向叶轮6和正向叶轮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喜令;胡学砚,未经胡喜令;胡学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5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