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式微波真空干燥加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4424.0 | 申请日: | 200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长清 |
主分类号: | F26B3/347 | 分类号: | F26B3/347;F26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200四川省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式微 真空 干燥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以微波(或蒸汽、红外线及其他)为热源的真空干燥、灭菌等用途的食品及其他物品类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于散物料能自动连续地在真空和高温高压下进行不同用途、不同配置情况下的加工如:冷冻干燥、深冷冻结、真空预冷、干燥、灭菌等加工处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真空间歇式加工方式,热源用电、油、蒸汽直接或间接的加热方式,生产效率低,加工时间长,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设备价格高,运用性不广泛。在现有已公开专利文献的真空干燥加工设备结构复杂、在真空密封和运行成本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在连续式微波真空干燥和高温高压下的杀菌加工设备方面还无先例。
本实用新型是在已公开专利02276636、200510020923基础上开发的新产品,物料在连续进出的情况下采用液体静压密封和U型密封圈反压密封的原理,可持续保持物料加工时高真空、高温高压的稳定,可达到零泄露。该专利采用微波加热,由于物料吸收微波能量的转换率高达85%以上,因此能进一步降低能耗,这样可大大节约加工成本,设备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操作和维修简便,制成品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可采用高温高压的饱和蒸汽或水浴加工,可根据真空度、加工物料的不同要求,U型密封圈反压密封系统和液体静压密封系统配合使用,也可单一使用,也可在真空仓内采用一定压力下进行加工,可根据不同加工目的改变配置,就能适用于食品、木材、中药材、有机物、化工及罐头、奶制品、医用输液等类产品进行微波、高温高压、蒸汽等热源的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干燥、水浴或饱和蒸汽灭菌等方面的连续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例的连续式微波真空干燥加工设备,主要设置有物料输送网带(1)、进料仓(2)、进料密封装置、刮料装置(13)、物料输送网带(12)、真空仓(9)、微波磁控管装置(11)、真空口(10)、出料密封装置、密封压力液供给系统和回液系统、U型密封圈反压密封系统、物料输送网带(14)依次连接而组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进、出料密封装置由外壳(4)和密封机构构成,密封机构由转鼓(4-5)、摆动气缸(5)、超越离合器(6)构成,摆动气缸(5)与超越离合器(6)连接并通过连接销(4-6)穿过端盖(4-2)与外壳(4)内的转鼓(4-5)端部相连,外壳(4)上设置有进料口(3)、预真空口(7)、出料口(8)且互成120度角,转鼓(4-5)上也设置有互成120度角的物料仓(4-9),外壳(4)及其端盖(4-2、4-3)与转鼓(4-5)的接触面设置有液压腔(4-7、4-8),回液腔(4-11)和U型密封圈(4-12)分别置于外壳(4)的进料口(3)、预真空口(7)、出料口(8)周边各形成封闭回路,液压腔(4-7、4-8)、U型密封圈(4-12)与密封压力液供给系统的进液口(4-1、4-14、4-4)连通,外壳(4)与转鼓(4-5)的接触面设置有回液腔(4-11、4-12),回液腔(4-11、4-12)和回液口(4-10、4-13)与真空系统相通,预真空口(7、7′)、真空口(10)与真空系统连通,外壳(4)的进料口(3)与进料仓(2)相连,出料口(8)与真空室(9)相连,出料密封装置外壳(4′)的进料口(3′)与真空仓(9)相连。
上述密封压力液供给系统由高压空气管(103)、储液罐(107、107′)、精滤器(110)、单向阀(111)、压力继电器(113)、压力表(112)、密封压力液管(101)、进液口(4-1、4-4、4-13)相连且与密封液腔(4-7、4-8)、U型密封圈(4-12)腔相通;
密封压力液回流系统由真空管(104)、密封液回收罐(108)、密封压力液回流管(102)、电磁阀(115)、密封液回流口(4-10)相连且与回液腔(4-11、4-12)相通组合而成;
U型密封圈反压密封系统由U型密封圈(4-12)、进液口(4-14)、回液口(4-13)、电磁阀(4-15)与密封压力液供给系统和密封压力液回流系统组合而成;
密封压力液供给系统和密封压力液回流系统并配置有压力调节阀(114)、电磁阀(109)和电、气自动控制装置组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科学适用技术方案,它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可靠、节能效果好,解决了连续式进出料真空密封、节省了制造成本费,占地面积小、成品制造费用降到最低、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用途广泛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清,未经陈长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4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