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用的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6265.1 | 申请日: | 200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伟;王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B4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更具体地涉及到一种对汽车制动盘钻孔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制动盘一般用于摩托车和汽车上的盘式制动器上,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一个主要工作部件,有碟形、平盘形等,如图1所示为平盘形制动盘。现有技术中的,对制动盘上的螺孔的钻孔加工所采用的钻孔用的夹具,一般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支柱、钻模板、钻套、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上压板以及下压板等,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通过支柱用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上、下压板分别固定于上模板的上下两侧,上模板还开有圆孔,其内安装有钻模板,同时通过上、下压板对钻模板进行压紧固定。此种结构的夹具依靠上、下压板对加工工件以及钻模板进行固定夹紧,但由于上、下压板的结构,采用的是点夹紧固定的方式,因此在钻孔作业的过程中,加工工件和钻模会出现相对位移的现象,导致制动盘螺孔的位置以及精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合格率较低,其制造成本便相应增加。
另外,采用此种结构的夹具,在安装夹持工件时,需要先将上述的上、下压板的4个螺栓全部松开后,留出钻模板的装卸空间,把钻模板从上模板的下方卸下,然后把工件放在钻模板之上,之后再把工件以及钻模板从上模板的下方安装在上模板的圆孔内,拧紧上、下压板的4个螺栓;当需卸下工件时,同样,先将上述的上、下压板的4个螺栓全部松开后,把钻模板与工件一起卸下,在钻模板上换装另一工件,重复上述步骤的装夹过程。因此,此种结构的夹具的操作过程不太方便,相对烦琐,大大增加了劳动时间,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有效地保证加工精度的,并且操作快捷方便的钻孔用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案是:一种钻孔用的夹具,包括底座、支承座以及钻模板,所述支承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钻模板开有至少一个钻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轴,所述芯轴固定于支承座上,所述的钻模板可活动地套设于芯轴上,且通过芯轴上端部的拧紧部件将所述钻模板限位于芯轴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缘其中心位置向外开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垫板通过其开口插入设置于所述的钻模板的上侧面的芯轴处;所述的拧紧部件通过所述的垫板将钻模板限位于芯轴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钻模板开有至少一个支承孔,在任意一个支承孔内固定连接有一支承钉。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位于支承座上端的芯轴上还固定有一芯轴筒;所述钻模板开设有一芯轴孔,所述钻模板通过该芯轴孔可活动地套设于芯轴的芯轴筒上,所述的芯轴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拧紧部件的最大外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芯轴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拧紧部件的最大外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芯轴孔内固定有芯轴孔衬套。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芯轴孔衬套的内径大于所述拧紧部件的最大外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钻孔内固定有钻孔衬套。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拧紧部件优选为六角法兰面螺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钻孔用的夹具还包括有一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活动地插入于所述钻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承座上固定有一菱形销,与钻模板上的菱形销孔插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并且采用此种结构,对钻模板与工件的固定十分牢固,在钻模板与工件之间采用了菱形销、定位销等定位装置,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工件以及钻模板的位移现象,保证在工件的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借助于垫板的开口设计以及钻模板的芯轴孔的内径大小设计,使整个夹具的装夹过程快捷方便,只需一次操作即可,操作时间大大减小,不仅满足工艺加工的要求,而且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约了工件装夹和取下的时间,减少了辅助工时,使操作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加工工件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制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6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热交换烘干衣柜
- 下一篇:止回式负压胎头吸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