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定量供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09412.2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4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韩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保民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短路 保护 功能 定量 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定量供电器。
背景技术:
供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难以避免,居民家庭和用电量较小的用户,超负荷用电时有发生,特别是炎热的夏季,超负荷用电造成供电线路发生短路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由于短路产生的电器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研制一种理想的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定量供电器定会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适于居民家庭和用电量较小的用户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定量供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壳体内设有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由负荷检测器件,电量给定电路,主控制器及执行元件构成,所述电量给定电路具有一个固定的分压器(R1,R2)和三极管BG,R5,R6组成的放大器,三极管BG的基极接有DW,R4构成短路信号识别电路,R4串接在BG的基极与电容C2之间起隔离作用。
该供电器负荷检测器件的输入端串接于负载回路中,在其输出端可得到正比于负载电流的负荷信号电压,此信号电压在电量给定电路中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判别,对于不同功率的负荷信号,电量给定电路将给出不同的输出电平,主控制器由兼备模拟功能与逻辑功能的时基集成电路组成,它可将电量给定电路输出的模拟电平转换成高或低两种逻辑电平后直接驱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负载电源。于是,只要调节电量给定电路在某一给定功率时的输出电平就能达到控制电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能对用电的负荷进行自动监测,当其超过给定的允许功率时,该供电器即能自动切断该用户的电源,待降至允许功率时又能自动恢复供电,特别是,不论供电线路发生何种方式的短路故障,该供电器都能在短路的瞬间迅速切断电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控制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供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作详细描述。
在壳体1内设有控制装置2,所述的控制装置2由负荷检测器件,电量给定电路,主控制器及执行元件构成。其中:RL为负载,WJ为负荷检测器件1,C1为滤波电容,在其上形成负荷信号电压Uc1。
R1,R2及BG,R5,R6组成电量给定电路2,其中R1,R2为一固定的分压器,BG,R5,R6为三极管放大器。由附图可知,BG的基极电位Ub=Uc1·R2/(R1+R2)。当Uc1一定时,Ub就是一个常数,这时集电极电位Uc仅随发射极电位Ue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要调整发射极电阻R5的阻值就可方便地调节给定电量值。DW,R4构成短路信号识别电路,正常的负荷信号及干扰信号不足以使DW击穿,只有当短路信号到来时,DW才被击穿导通,由于R4的隔离作用,在DW击穿的瞬间,即可使BG进入饱和导通状态。
R3,C2组成延时滤波电路,用以消除各类电器的起动电流及其它持续时间较长而能量较大的干扰。C3,C4,C6为抗干扰滤波电容,R8,C7,C8为去耦电路。
IC为555时基集成电路,与R7,C5等构成单稳态延时电路,IC的2脚为触发端,3脚为输出端,J为继电器,J’为常闭触点。正常供电时,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电源通过常闭触点向负载供电,D为消除继电器线圈的反电势而设。
当负载超负荷时,供电线路中的电流增加,WJ的输出信号即C1上的电压Uc1随之增大,相应BG的基极电位Ub上升,从而导致集电极电位Uc下降,与之相连的IC的2脚电位也同时下降,当该脚电位低于1/3Ec时,IC内部触发器翻转,3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J吸合,常闭触点J’断开而将负载电源切断,延迟一段时间T(T≈1.1R7·C5)后,触发器复位,3脚跳变为低电平,继电器释放,常闭触点闭合而接通电源,对负载进行试供电,此时负载若仍处于超负荷状态,则电路将重复上述过程再一次切断电源,直至负荷降至给定的允许功率时方才恢复正常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保民,未经韩保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09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