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增强发光的结构的光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2082.3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勋;赵汉奎;金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B1/04;G02B5/12;F21V8/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涛;钟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增强 发光 结构 导管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6年8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 10-2006-0076023、2006年8月25日提交的10-2006-0081136和2006 年12月1日提交的10-2006-0120553的35 U.S.C.119的优先权。这些 申请通过参考在此引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增强发光的结构的光导管。
背景技术
使用能够以相对小传输损耗传输光的光导管的照明装置是本领域 已知的。光导管还被叫作导光管、光波导或者光管,并用于在相对大 的区域上有效地分布装饰灯或者功能灯。
如本领域所公知的,可以通过以管状形式滚动操作由透明聚合物 材料制成的发光膜,并将其固定在透明丙烯管中得到光导管。光学发 光膜包括没有构成的平滑内侧和用沿着某个方向形成多个三角形槽的 棱镜的线性阵列构成的外侧。根据上述的结构特征,光导管在光导管 的纵向方向上传输光,利用该光导管借助于内部全反射将在某个角度 内输入到光导管的光限制到光导管内。在美国专利号4,805,984中公开 了如上所述的典型光导管,在该申请中将其引作参考。
然而,光导管用于照明某个区域以及用于照明某个点(点照明)。 在这种情况中,使用多种技术将在光导管内部前进的光散布到外部。 其中一种技术是通过改变设置在光学发光膜的结构表面上的棱镜的构 成,也就是修整棱镜的边缘、磨损棱镜的一部分或者从所选择的区域 完全去除掉棱镜,发射光通过该光导管的改变区域的技术。
下面,将参考附图,在理解本发明的必要范围内揭示具有上述结 构的光导管的光传输和发射的原理。
图1a是示出了用于描述本领域的照明系统中使用的光导管中的传 输和反射的光学发光膜的部分的横截面图。以及图1b是示出了用于描 述本领域的照明系统中使用的光导管中的传输和反射的光学发光膜的 部分的透视图。但是,为了方便的目的,在图中,未结构化的内侧是 上侧,结构化的外侧是下侧。
参考图1a和1b,将来自光源(未示出)的光入射和折射到光学 发光膜的未结构化的内侧(点1),全部反射在结构化的外侧的棱镜的 两侧(点2和点3),由此前进到外侧的光折射到内侧上(点4),并 再次输入到内侧,如箭头所示的。当重复这种全反射过程时,光基本 上沿着光导管的纵向方向前进。因此,通过使用光学发光膜可以增强 从光源产生的光的传输能力。
通过使用光学发光膜,如上的本领域的照明系统改善了从光源产 生的光的传输能力,但是在距离光源的远距离处和近距离处之间的亮 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就是,很难适当地控制光导管内部的光传输和 光发射到外面,因此,在本领域的照明系统中很难在光导管的纵向方 向上获得均匀的亮度。
上述参考在此通过参考包括在这里,其适用于附加的或者替换细 节、特征和/或技术背景的适当教导。
附图说明
将参考以下附图具体描述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 的元件,其中:
图1a是示出了用于描述本领域的照明系统中使用的光导管的传输 和反射的光学发光膜的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1b是示出了用于描述本领域的照明系统中使用的光导管的传 输和反射的光学发光膜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2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导管的透视图;
图2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导管的透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光导管的透视图;
图3b是沿着图3a的线A-A切割的光导管的横截面图;
图3c是示出图3b的区域C的放大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3d是沿着图3a的线B-B切割的光导管的横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光导管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将光引出到光导管外面的过程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6a-6c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具有散射图案的膜的 平面图;
图7a-7e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光导管的横截面 图;
图8是示出了图7a的区域D的放大部分横截面图;
图9a-9d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的光导管的亮度和常规光导管的亮度做比较的 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2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并副产铁系复合絮凝剂的方法
- 下一篇: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