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螺旋形纳米碳管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0740.5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林;沈曾民;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B3/00;B8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螺旋形 纳米 碳管绳 方法 | ||
1.一种制备螺旋形纳米碳管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乙炔为碳源、氢气为载气、氮气或氩气为稀释气体、镍板为催化剂、PCl3为助催化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螺旋形纳米碳管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螺旋形纳米碳管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750℃-8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螺旋形纳米碳管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气体氮气或氩气与乙炔流量之比为3~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螺旋形纳米碳管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与乙炔流量之比为2~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螺旋形纳米碳管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l3助催化剂的流量为0.06~0.07ml/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螺旋形纳米碳管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镍板的厚度为0.5~2mm,镍板催化剂在反应前要进行表面处理,对镍板表面用500号细砂纸进行打磨,然后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浸泡5~6小时,干燥后使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螺旋形纳米碳管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板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上次反应剩余的镍板催化剂用500号细砂纸进行打磨后,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浸泡5~6小时,干燥后重复使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螺旋形纳米碳管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板催化剂水平放置在石墨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07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嘧啶胺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二膦二卤化钴类催化剂制备乙烯基单体聚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