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姜提取物制备的脐敷治疗呕吐的外用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5266.7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毛宇宁;杨晓宁;张莹;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K47/36;A61K47/42;A61P1/08;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物 制备 治疗 呕吐 外用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人用药品,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药姜为主要原料的治疗呕吐的脐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呕吐是指有力地将胃内容物经过食道、口腔而排出体外。一般在呕吐前先有恶心症状。呕吐可以是晕车、晕船、早期妊娠的表现,也可以为严重疾病的表现。呕吐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中枢性呕吐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引起的,呕吐前无恶心症状,呕吐呈喷射状,并伴有头痛和颈部僵硬。周围性呕吐见于胃肠疾病、晕车、晕船等等。
本发明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标本兼治、整体调节且毒副作用低的中药外用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生姜榨汁加工成为作用在脐部的药用制剂。
生姜:姜的新鲜根茎,具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呕、温中、温肺化痰、止咳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喘咳、胀满、泄泻等。此外,生姜还能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本草经集注》:“杀半夏、莨菪毒,驱痰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食疗本草》:“止逆,散烦闷,开胃气。”《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嗝反胃。”《千金要方》:“橘皮汤:治干呕哕,若手足厥冷,橘皮四两,生姜半斤”;《梅师集验方》:“治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旋旋吐者,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有“呕家圣药”之誉。生姜中含有姜醇、姜辣醇、姜酮、姜酚等成分。10%~30%姜汁能抑制末梢性催吐药硫酸酮所致犬的呕吐。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以中药姜为主要原料,主要适用于呕吐症状的脐部制剂。
本发明之一的脐部制剂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以中药姜为主要原料的治疗呕吐的脐部制剂,其特征在于处方组成为:
A有效成分:生姜的榨汁提取物
B辅料
上述药物的混合物与辅料的质量配比为:
有效成分 8%~40%
辅料 60%~92%
所述的脐部制剂辅料中包括下列组分:
亲水高分子化合物:卡伯波、阿拉伯胶、桃胶、明胶、
脂溶性基质:液体石蜡、羊毛脂、凡士林、卡波树脂、
PH值调节剂:三乙醇胺
透皮促进剂:氮酮
保湿剂:甘油、
交联剂和交联调节剂:铝盐、氢氧化钠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治疗呕吐的脐部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之二的治疗呕吐的脐部制剂的制备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1)中药姜的提取:取生姜,榨汁,姜汁备用
(2)取姜汁按一定的制剂工艺与辅料混合,制成相应的剂型,即得。
其中相应的剂型是指适用于脐部外用的剂型,以贴膏剂、巴布膏剂、凝胶剂、软膏剂为主。凝胶剂与软膏剂使用时应配合被衬材料一起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贴膏剂
取生姜1kg,榨汁,得姜汁100g,备用;取卡伯波40g、阿拉伯胶20g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让其充分溶胀均匀,加入三乙醇胺32g搅拌均匀,加入10%三氯化铝溶液4g搅拌均匀,加入甘油2g,混匀,即得空白基质200g;将姜汁、氮酮0.2g与空白基质混合均匀,即得膏体;膏体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切割成圆片(直径1厘米),粘贴在背衬材料上,在药膏周围涂上压敏胶,加上保护膜,即得。
实施例[2]巴布膏剂
取生姜100g,榨汁,得姜汁10g,备用;取甘油甘油15g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加入卡波树脂2.1g让其充分溶胀混合均匀,作为I相基质备用;另取明胶3.1g、桃胶4.1g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让其充分溶胀均匀,再加入姜汁、,混合均匀作为II相基质备用;将I相基质和II相基质混合,加入氢氧化钠0.6g、搅拌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覆上被衬材料,干燥后揭下,加上保护膜,即得。
实施例[3]凝胶剂
取生姜100g,榨汁,得姜汁10g,备用;取卡波母10g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让其充分溶胀均匀,加入三乙醇胺8g,搅拌均匀,即得空白基质,将姜汁与空白基质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4]软膏剂
取生姜100g,榨汁,得姜汁10g,备用;取液体石蜡10g、羊毛脂5g、凡士林90g混合均匀,再加入姜汁充分搅拌直至分散均匀,即得。
效果数据
以实施例[1]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一批样品,并且找了20位经常晕车导致呕吐的志愿者进行效果实验。
实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5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