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层稠油分支井的钻井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64416.2 | 申请日: | 200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林晶;刘灵;李燕;王凤屏;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4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4000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层稠油 分支 钻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钻井作业,尤其是一种浅层稠油分支井的钻井方法。
背景技术
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受到国内外石油业界的高度关注,它被国际石油专家们确立为21世纪初最具发展潜力的钻井新技术之首,代表了21世纪钻井发展的方向。对于通常采用注蒸汽热采的浅层稠油油藏而言,如果能够在浅层稠油水平井的水平井段分布一些裸露的分支井眼,对于增加注蒸汽的波及范围、提高稠油采收率非常有益,这种浅层稠油油藏分支井的主水平井眼要求采用割缝管等能够提供油流以及蒸汽通道孔隙的管柱作为完井管柱,分支水平井眼则可以采用裸眼完成的方式。如此,浅层稠油分支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完钻后,主水平井眼必须要保证重入的能力,以确保主水平井眼完井管柱的顺利下入,而对于分支井眼来说,并没有重入性方面的特殊要求,完钻后直接裸眼完成即可。由于浅层稠油油藏埋藏深度均较浅,常规分支井技术的复杂性以及投资高的特点使得该技术在浅层稠油油藏的开采中应用受到明显的限制。目前,尚未有能够兼顾成本低、施工简单、可靠性高等多方面要求的浅层稠油分支井钻井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浅层稠油分支井的钻井方法,以完善和配套浅层稠油分支井技术,降低浅层稠油油藏的钻井成本,提高单井采收率。
本发明提供的浅层稠油分支井的钻井方法,是指从一个主水平井眼两侧侧钻出多个分支水平井眼、主水平井眼下入筛管、分支井眼采用裸眼完井的钻井方法,其水平井眼的钻进主要采用如下工艺钻成:按照各分支井眼分支点在主水平井眼的先后位置顺序依次施工,每次先钻进一段主井眼,当钻头到达分支井眼的分支处时,先钻完分支井眼,然后将钻头上提到分支井眼的分支处,接着钻进主井眼的下一段,直到完成全部分支井眼和主井眼的钻进工作。
当主井眼钻至设计分支点位置,需要从主井眼恻钻分支井眼时,为防止下钻误入分支井眼,各分支井眼分支后可以采取先爬升一定距离后再调整井眼轨迹钻进的井眼轨迹控制方法。
此外,为防止悬空侧钻井段井斜方位变化过大,轨迹失控,分支井眼完成后悬空侧钻继续进行主井眼的钻进时,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首先,在同一方向利用弯螺杆缓慢的反复上提下放,定向划眼;
(2)其次,在预定侧钻位置定点造出台阶或新井眼;
(3)然后控制井眼轨迹正常钻进。
本发明提供的浅层稠油分支井的主要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采取合适的工艺步骤,通过采取由前向后的总体施工工序以及分支点处分支井眼以及主井眼的井眼轨迹的合理控制有效确保了主井眼的可重入性,整个作业过程无需使用特殊钻井作业工具即可实现分支点处的侧钻以及完钻后主井眼的重入,具有工艺简单、作业风险低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分支井钻井方法完成一口浅层稠油分支井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完成上部井段的钻进,对于浅层稠油分支井来讲,一般均是完成上部直井段以及造斜井段的钻进,钻达水平段的起点,接下来:
(2)将技术套管下至预定位置,注水泥固井;
(3)采用小一级尺寸的钻头再次开钻,以下主井眼以及分支井眼的钻进均可采用如下的钻具组合:钻头+单弯螺杆+球型扶正器+无磁承压钻杆+MWD短节+无磁承压钻杆+加重钻杆+斜坡钻杆+加重钻杆+斜坡钻杆;
(4)钻至第一分支点处时,根据第一分支井眼的井眼方位,利用螺杆定向钻进,此过程中要求首先分支井眼在分支点处爬升钻进,将分支井眼的垂深上升2~3m。主要是考虑分支井眼完成提钻后,再次下钻至主井眼,防止钻具误入该分支井眼;
(5)爬坡钻进后,再根据油藏情况增斜或者降斜控制分支井井眼轨迹钻进;
(6)第一分支井眼完成后,在井筒中替入柴油,以维护后续钻进作业中该分支井眼的井壁稳定;
(7)提钻至分支点处,利用螺杆朝向分支井眼相反的方位定向划眼,并钻出台阶,然后继续主井眼钻进;
(8)钻至第二分支井眼的分支点处时重复上述步骤,完成第二以及后续所有分支井眼及主井眼的钻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4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氧条件下催化消除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
- 下一篇:拉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