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57135.4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金国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等小型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显示器件的发展,小型、轻便并且功耗低的液晶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液晶显示装置最主要的部件是液晶显示板,液晶显示板包括设置于其背面侧的辅助照明装置,即背光模组,及设置于其前面侧的辅助照明装置,即前光源模组。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由于具有寿命长、节能、环保以及尺寸小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作为光源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由于LED尺寸较小,在多数背光模组的设计过程中作为点光源。
请参阅图1A与图1B,传统的背光模组10包括一个导光板(Light GuidePlate,简称LGP)14与一个LED光源12。导光板14主要包括入光面142、出光面144、反射面146和几个侧面(未标出)。导光板14作用是将LED光源12发出的点光源转换成从出光面144射出的面光源。为提高导光板14出射光的效率与均匀性,在反射面设置多种微结构162。微结构162设置在以LED光源12为圆心的同心圆上,LED光源12射出的光线,几乎垂直地入射于微结构162上,因此,可藉由微结构162避免光线外向扩散而衰减,从而提高LED光源12由点光源向面光源的转换效率。
然而,LED发光部分的面积虽然较小,但仍有一定的几何尺寸,在一些精度要求较高或系统本身尺寸较小的应用场合中,LED的尺寸会对系统光学性能,例如:光出射效率、光出射均匀性产生影响。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的光出射效率、更高的光出射均匀性的背光模组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及一个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面,一与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及一与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该反射面上设置多个微结构。每个光源包括一发光面,该多个微结构设置于以发光面上的多个点为圆心的多组同心圆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该背光模组中,导光板上的微结构设置于以同一光源上的多个点为圆心的多组同心圆弧上。因此在光源数目不增加及导光板的微结构数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背光模组可具有更高的光出射效率及光出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1B是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侧视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光源发光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A与图2B,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20,其包括一个光源22、一个导光板24。该导光板24包括一入光面242,一与入光面242相邻的出光面244及一与该出光面244相对的反射面246,其中该反射面246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微结构262及第二微结构264。该光源22设置于入光面242一侧,该光源22进一步包括一发光面222与导光板24的入光面242相对。本实施例中,该光源22为发光二极管(LED)。
该导光板24是用透明材料,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聚乙烯树脂或玻璃等制成。光线从光源22的发光面222射出,经入光面242进入导光板24中,一部分光线直接从出光面244出射,另一部分光线在导光板24内按照全反射原则传播,经反射面246上的微结构262、264反射后,由出光面244射出。
请一并参阅图3,光源22的发光面222上可进一步包括两条垂直于导光板24的反射面246的等分线224、226将光源22的发光面222分成三等份。设置在反射面246上的第一微结构262分布在以等分线224上任一点为圆心的多组同心圆弧上,第二微结构264分布在以等分线226上任一点为圆心的多组同心圆弧上。该第一微结构262及第二微结构264可为凹入或凸出的结构。优选地,该第一微结构262及第二微结构264可为散射点或散射沟槽,该第一微结构262及第二微结构264的剖面可为矩形、方形、多边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金字塔形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7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触点长寿命软启动节能配电箱
- 下一篇:脉冲发生器和具有脉冲发生器的脉冲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