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7185.4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 |
主分类号: | B29C53/56 | 分类号: | B29C53/56;B29C53/80;B29C70/50;C08J3/20;C02F1/00;B29K67/00;B29K105/06;B29K30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2河北省邯郸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污水处理 玻璃钢 外壳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以中碱玻璃纤纱、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为原料,经过如下加工工艺制造而成:
①将制备好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吊装在旋转支架上;
②在原料槽内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重量配比为100∶1~4∶1~4;
③通过导纱孔板,将置于放纱架上的中碱玻璃纤纱导入原料槽内,进行充分浸渗0.1~6秒;
④将充分浸渗的混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中碱玻璃纤纱,通过压纱辊导出,经导丝头,用微控电脑缠绕设备采用斜线交叉,纵向缠绕、交替进行的方式,将中碱玻璃纤纱缠绕在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的内胎表面上8~13周(7~11mm厚);
⑤放置120分钟,至不饱和聚酯树脂完全固化,即完成成品的制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专用促进剂和固化剂的重量配比,在20℃时为100∶3∶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玻璃钢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最佳的充分浸渗的时间为1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未经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71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告警恢复消息上报方法
- 下一篇:用于诊断警情的预警方法和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