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身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41410.3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吉智勇;邱坤进;吴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5/00 | 分类号: | G11C5/00;G11C7/16;H05K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储存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随身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快闪存储器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容量的快闪存储器被大量的应用在储存装置中。尤其现在市面上的随身碟或拇指碟之类的产品,运用大容量的快闪存储器,使储存装置的体积缩小到拇指般大小。
现今随身碟最常以通用总线(USB)作为其接口。随身碟的壳体通常会包含一个外盖,罩住″不使用时″的通用总线连接器,作为防尘之用。
然而,当随身碟使用时(例如将其通用总线连接器插入电脑的连接器内),其外盖便放置于电脑附近。因为随身碟的外盖体积较小,有容易遗失之虞。一但随身碟的外盖遗失,通用总线连接器就失去防尘的功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随身碟,以便于使用者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随身碟装置。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一储存本体具有一连接器及一对位置限制结构。储存本体设置于壳体内,并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使连接器借助第一开口伸出于壳体外或隐藏于壳体内。一对致动臂,设置于壳体内而能相对摆动。当储存本体隐藏于壳体内时,所述致动臂阻挡所述位置限制结构。一致动结构的部分借助第二开口外露于壳体外,致动结构轴接于所述致动臂,并可受力滑动以带动所述致动臂相对摆动,进而释放所述位置限制结构。弹性元件连接致动结构及储存本体,于所述位置限制结构释放时,弹性元件推动储存本体,使所述连接器借助所述第一开口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致动臂则回复原位以阻挡位置限制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弹性元件可为弹簧,连接器伸出于壳体外时,致动结构可受力带动所述致动臂相对摆动以释放所述位置限制结构,进而使连接器可受力压回弹簧以隐藏于壳体,所述致动臂则回复原位以阻挡所述位置限制结构。
本发明的效果:
应用本发明的随身碟装置,可方便地借助单一按钮控制其连接器伸出于壳体外或隐藏于壳体内,且可连接器的防尘功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所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随身碟装置(储存本体隐藏于壳体内)的俯视图;
图2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随身碟装置(储存本体伸出壳体外)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随身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随身碟装置,便于使用者携带及存放,同时提供其连接器的防尘功能。
请参照图1,图中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随身碟装置(储存本体隐藏于壳体内)的俯视图。随身碟装置100的部份壳体已被移除,因而其内部的结构可以于图面清楚表示。随身碟装置100至少包含壳体104、储存本体102及储存本体动作的相关机构。当随身碟装置100不使用时(例如储存本体102不被读取或存放数据),储存本体102隐藏于壳体104内以防止灰尘沾污。当使用者沿方向120按压致动结构108时,储存本体102会被推出壳体104外。
图2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随身碟装置(储存本体伸出壳体外)的俯视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当使用者按压致动结构108时,储存本体102借相关机构的动作推出壳体104外。以下将说明上述相关机构如何将储存本体102推出壳体104外。相关机构包含一致动结构108、一对致动臂110a/110b、一弹簧107及一位置限制结构102c。储存本体102借着弹簧107的弹力而能被推出壳体104外。致动臂110a/110b与位置限制结构102c的互动关系决定储存本体102被限制于壳体104或被推出壳体104外。致动结构108则与致动臂110a/110b轴接,让使用者能借助致动结构108操控致动臂110a/110b,进而控制储存本体102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1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