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主体影像的自动对焦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29140.4 | 申请日: | 2006-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13/32 | 分类号: | G03B13/3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主体 影像 自动 对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对焦方法,尤其是提供具有双主体的影像的对焦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影像撷取装置,例如:数字相机、照相手机等已发展到十分普及化的程度,不只相机性能要好,相机外型更是要精美小巧。现今为注重休闲生活的时代,现代人时常外出旅游,数字相机已成为必备物品之一。
就影像撷取装置而言,影像的自动对焦是很重要的技术,如果不能针对正确的主体进行对焦,就可能拍出不清晰的影像。会影响对焦正确性的情况有许多种,例如在低照明度、对比不明显、双主体以及玻璃反射的情况下会使得影像撷取装置无法正确对焦。
以双主体的情况而言,所谓的双主体是指同一被拍摄画面中包含有两个主体,其中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十分接近或是第二主体在第一主体后方但第二主体具有很高的清晰度值,这使得影像撷取装置无法判断哪一个才是拍摄者想要的拍摄主体,因此很容易失焦或对错主体。
而玻璃反射的情况是指在拍摄范围有玻璃存在,而玻璃会反映出主体的反射影像,使得反射影像变为第二个主体,从而产生与双主体相似的情况。
在发生上述对焦不良或失焦等状况时,公知的解决方法是由用户检视影像确定错误再拍一次,但影像的景以及软硬件都是一样的,再拍一次还是极可能再度发生同样的错误。或采用手动对焦的方式重新拍摄一次。但大部份的用户对于手动对焦的操作程序及方法并不熟悉,因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新颖的对焦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具有双主体的影像的自动对焦方法。
于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主体的影像的对焦方法,用以获得包含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的被拍摄范围的清晰影像;该方法包括:
使用影像撷取装置对第一主体对焦而获得预拍影像;
将预拍影像分为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包含第一主体,且第一区域对应第一对焦镜头步数而第二区域对应第二对焦镜头步数;
对第一区域对焦拍摄而获得第一影像;以及
比较第一镜头步数与第二镜头步数以决定是否对第二区域对焦拍摄而获得第二影像;其中
当第二镜头步数与第一镜头步数落在相同景深范围内时,不对第二区域对焦拍摄,而当第二镜头步数与第一镜头步数落在两个不同景深范围内时,对第二区域对焦拍摄而获得第二影像。
优选者,其中决定第一区域的方法包括:
将预拍影像分割为多个个区块且每一区块皆具有清晰度值;
依据所述区块所具有的清晰度值的大小值决定所述区块属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
优选者,其中第一区域的区块的清晰度值大于第二区域的区块的清晰度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影像分析图。
图2(a)、图2(b)、图2(c)、图2(d)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对焦曲线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预拍影像 A、A’、B、B’、P、P’对焦曲线
101区块 D景深范围
102第一主体 Sa、Sa’、Sb、Sb’镜头步数
103第二主体 104第一区域
105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改善在双主体情况下的对焦不良以及失焦的现象,本发明提出一种在双主体情况下自动对焦方法。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9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猪肉新鲜度智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车辆的混合动力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