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7961.6 | 申请日: | 200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曹育才;张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29/06 | 分类号: | C10G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51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石油 常温 脱砷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其特征在于,该脱砷剂包括以下组分:50-99重量份的含有脱砷活性组分的具有双中孔-微孔结构的分子筛和1-50重量份的结构成型辅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筛为60-95重量份,结构成型辅助材料为3-2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砷活性组分选自铜、铁、锰、镍、银五种元素的硝酸盐或氯化物或硫酸盐或硫化物或草酸盐中的一种至多种,所述活性组分在脱砷剂中的金属重量百分含量为0.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的前驱体为铜和/或银的硝酸盐或氯化物或硫酸盐或硫化物或草酸盐化合物中的一种至多种,所述前驱体在脱砷剂中的金属总重量百分含量优选1-15%,更优选3-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的前驱体包括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氯化亚铜、草酸铜、硝酸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筛是有序度高的二氧化硅型分子筛或硅铝型分子筛,该分子筛具有2nm以下的平均微孔孔径,2-20nm的平均小孔孔径,6-50nm的平均大孔孔径,大孔孔容不小于总孔容的10%,总孔容为0.8-1.9cm3/g,比表面积300-1200m2/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筛具有1nm以下的平均微孔孔径,2-5nm的平均小孔孔径,具有10-30nm的平均大孔孔径,大孔孔容不小于总孔容的20%,总孔容为1.2-1.7cm3/g,比表面积600-1100m2/g。
8.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双中孔-微孔分子筛与活性组分进行复合,其中所述的双中孔-微孔分子筛具有2nm以下的平均微孔孔径,2-20nm的平均小孔孔径,具有6-50nm的平均大孔孔径,大孔孔容不小于总孔容的10%,总孔容为0.8-1.9cm3/g,比表面积300-1200m2/g;
(2)在上述含有活性组分的具有双中孔-微孔结构的分子筛中加入结构成型材料进行成型、干燥;
(3)将步骤(2)中成型的产物,在200-700℃下热处理0.5-6小时,隔绝湿气的条件下冷却,得到脱砷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双中孔-微孔分子筛与活性组分的复合方法是:在结构导向剂作用下,先采用有机或无机硅铝源合成分子筛,采用负载法制备;或者采用直接法在合成双中孔-微孔分子筛的同时进行复合。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石油烃常温脱砷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砷剂用于液态石油烃的常温脱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79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布料器
- 下一篇:电磁控制气电立焊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