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物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04638.5 | 申请日: | 200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2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来柏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柏龄 |
主分类号: | A61K36/486 | 分类号: | A61K36/486;A61K9/48;A61P9/10;A61P7/02;A61K35/64;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陕西省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风 药物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属于药品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中风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死亡率和复发率都很高。在我国中风病的发病率为109.74/10万,患病率为245.58/10万,死亡率为77.16/10万。近十年来,中风病的发病年龄有提前和年轻化的趋势。中风病人中约有75%的人不同程度的丧失生活和劳动能力,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正是因为其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对其发病的原因和机理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目前,我国医药界在治疗中风病方面主要采取中药和西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西药治疗中风病具有治疗时间短,显效快等特点,但是西药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治疗中风病的毒副作用比较大,治疗成本高,治愈后容易复发,不能标本兼治。中药在治疗和预防中风病方面比起西药来说具有独特的效果,它除了治疗成本低廉外,更为出色的是其毒副作用非常小,治愈后不容易复发,中药治疗中风病最大的特点是治本,是对中风病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但是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治疗中风病的中药物还有些不尽合理的地方,一是组方不尽合理,在配伍过程中有些药物性味相反,减弱了单味药物的药效,中药成分多;二是制备工艺复杂,中药在炮制的过程中其成分在不断的变化,工艺越复杂成本越高,其药物的有效成分变化,使治疗中风病的作用也在不断减弱。
因此,我们在此提供一种药物组方少,治疗中风病疗效确切,制备工艺简单,成本相对低廉的一种纯中药制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行治疗中风病的中药物组方多,制备工艺复杂,药物成本高,毒副作用大,从而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根据本发明中组方及单味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特性,我们采用了部分药物原料直接粉碎、部分药物原料采用溶剂提取的制备工艺。即水蛭、全蝎、蜈蚣低温干燥后粉碎;对川芎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用正交试验及体外药效试验法,对70%乙醇渗漉地龙和水煎黄芪、鸡血藤等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经过对三批中试样品的考察,其得率稳定,样品符合该药质量标准要求,制备工艺基本可行。
本发明的治病机理是以驱风通络、逐瘀化痰、益气活血为治则,依此组方。主要适应于中风病中经络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患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制成的制剂:
地龙200~230份 水蛭100~120份 鸡血藤100~120份
黄芪140~150份 全蝎40~50份 蜈蚣30~50份
僵蚕60~80份 川芎60~80份。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物,它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份制成的制剂:
地龙219份 水蛭110份 鸡血藤110份
黄芪146份 全蝎44份 蜈蚣36份
僵蚕66份 川芎73份。
治疗中风病的药物,它是由上述原料制成的制剂的剂型是药剂学上可以制成的剂型。
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物的制备工艺,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a、干燥粉碎处理:以上八味原料,取水蛭、全蝎、蜈蚣低温干燥,干燥温度是55~65℃,时间8~12小时,粉碎成60~80目细粉,灭菌,得混合细药粉A;地龙粉碎成10~20目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下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0~26小时,以3~5ml/分·kg速度渗漉,收集渗漉液1500ml,得地龙渗漉液B;
b、醇沉提取:取川芎用70%乙醇回流2次,每次2~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与上述地龙渗漉液B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清膏,得川芎清膏C;
c、水煮提取:川芎药渣与黄芪、鸡血藤、僵蚕混合在一起,加其5~10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第一次3~5小时,第二次2~3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与以上乙醇提取清膏C、混合药粉A混匀,低温干燥,干燥温度是55~65℃,粉碎,过20目筛,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本发明的产品名称叫《络瘀通胶囊》。络指的是经络;瘀是指由于中风引起的血流瘀积导致血管栓塞,通过中药使其血管畅通而得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柏龄,未经来柏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4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