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中继器的蜂窝网络以及空分双工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01876.0 | 申请日: | 200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竞秀;潘振岗;陈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贤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继 蜂窝 网络 以及 双工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中继器的蜂窝网络以及空分双工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未来蜂窝网络具有高速数据速率、大覆盖面积的特点。根据ITU-RM1645文件中提到的要求:对于低速移动或静止的用户,数据速率要求达到1Gbps;对于高速移动的用户,数据速率要求100Mbps。
通常,在发送端功率恒定的前提下,每比特数据的能量与数据速率成反比,就是说随着数据速率的不断提高,接收端的信噪比Eb/No将线性下降,导致接收端不能正确接收,从而降低了覆盖面积。
另外,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hird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3G)的工作频段是2Ghz,但是留给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的工作频段要远远高于3G的工作频段,例如5GHz。高工作频段导致更大的路径损耗,并且高工作频段对衰落更加敏感,从而加剧了覆盖面积性能的恶化。
中继器(Relay Station,RS)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非常有效的办法之一。中继器的基本原理就是用容量换取覆盖面积。由于资源正交性的限制,中继器不能在相同的频段、码道上同时收发不同的信号,也就是说,中继器的接收和发送必须是正交的,可以使用不同的时间、频段,进一步,由于远近效应(Near-Far Effect),中继器也不能在不同的码道上同时收发不同的信号。
以下以时分双工和下行链路为例来说明中继器工作的基本原理。
在传统的蜂窝网络中,分配给终端的时隙资源可以一直被基站(BaseStation,BS)/终端(User Equipment,UE)用于发送/接收信号,但是在基于中继器的蜂窝网络中,分配给终端的时隙资源被分成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用于从基站到中继器的传输,第二部分用于从中继器到终端的传输。所以在发送功率恒定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内,基于中继器的蜂窝网络的吞吐量是传统网络的一半。这就是中继器利用容量换取覆盖面积的含义。基于中继器的网络能够扩大覆盖面积,在传输距离相同的条件下,这也等效成可以降低功率消耗。
另外,中继器还具有成本低、易于铺设等优点。铺设基站除了需要基站设备、电源、机房等外,还需要铺设光纤网络,而铺设光纤网络成本极大。但是中继器就不一样了,除了中继器比基站设备简单可以降低基站本身的成本外,中继器与基站通过无线链路进行链接,无需铺设光纤网络,从而极大的节省了网络扩展的成本。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改善容量,信道复用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从系统级的角度,可以在不同的多跳用户之间、多跳用户与一跳用户之间进行信道复用;从链路级的角度,可以在同一个多跳用户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进行信道复用。
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中继器的蜂窝网络中第一种通信方法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上行链路(Uplink,UL)和下行链路(Downlink,DL)需要占用独立的资源。对于两跳用户来说,以时分双工为例,上下行链路共需要4个独立的时隙资源,分别用于上行(UL1、UL2)和下行(DL1、DL2)。如图2所示,这种情况下,信道利用率仅为1条链路/时隙,这样的信道利用率是很低的。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工工作方式,请参阅图3。图3为现有技术中基于中继器的蜂窝网络中第二种通信方法的原理图,具体流程如下:
在第一个时隙中,通过基站到中继器的下行链路DL1传输信号Xd;
在第二个时隙中,通过终端到中继器的上行链路UL1传输信号Xu,在中继器接收第一和第二时隙的下行信号Xd和上行信号Xu并解码之后,通过异或逻辑操作将下行和上行信号合并成一个信号Xc;
在第三个时隙中,中继器将合并之后的信号Xc分别通过上行链路UL2和下行链路DL2发送给基站和终端,基站和终端可以同时收到信号Xc。在基站接收并解码信号Xc之后,将信号Xc与第一个时隙中基站发送的信号Xd进行异或逻辑操作,得到终端发送给基站的信号Xu。在终端进行相同的操作,即,将第二个时隙中终端发送的信号Xu与第三个时隙中终端接收的信号Xc进行异或逻辑操作,得到来自基站的信号X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1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方位多功能调整圆盘延伸机
- 下一篇:远端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