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层识别和产能评价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89492.1 | 申请日: | 2006-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智;邹才能;李明;侯连华;刘晓;崔化娟;王波;刘志舟;赵一民;龙建东;张云绵;吴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1V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层 识别 产能 评价 方法 | ||
1.一种油层识别和产能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步骤:1)求取地化热解样品实际重量与100mg标准重量的校正系数;2)利用孔隙及体积系数与地化热解重质组分关系,求取重质组分校正系数;3)采用原油密度叠代循环技术,确定地化热解中轻、中组分校正系数;4)在步骤1)、2)、3)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原始地层条件的地化热解数据;5)利用求取的残余烃组分和恢复的原始地层条件轻、中、重质组分求取样品的总烃含量,总烃含量中包括残余烃含量,然后,求取含油饱和度,其公式为:So=(10ρr·ST)/(ρo·φe);6)根据取心井岩心分析、试油、试采等资料制定被评价区域、层位的油层有效厚度识别标准,有效厚度标准中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在储层物性约束下,将含油饱和度与有效厚度标准对比,确定被识别层的流体性质,判断是否为油层;7)在识别为油层的井段,根据流动指数FZI划分流动单元,以流动单元为单位建立孔隙度、渗透率评价模型,并求取孔隙度、渗透率;确定产能预测模型中的相关参数,以流动单元为单位求取原油产能,其公式为:
射孔层段的最终产能,其公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层识别和产能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的地化热解样品包括岩心、井壁取心、岩屑三种来源,地化热解资料的分析仪器类型包括三峰和五峰两种,地化热解资料包括轻、中、重三种组分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层识别和产能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校正后得到的是原始地层的地化热解数据,包括残余烃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94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油提纯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轴向绕线式定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