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金属锂盐为配体的铑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73169.5 | 申请日: | 200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卿;闫芳;钱庆利;李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7/02;C07C51/12;C07C51/56;C07C53/08;C07C53/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金属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金属锂盐为配体的羰基合成的铑催化剂。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催化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60年代末,美国Monsanto公司的F.E.Paulik等人所报道的用于甲醇羰基合成的可溶性的羰基铑-碘催化剂体系(US 3 769 329);由于对甲醇羰基化反应有着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且反应条件温和,使得甲醇羰基合成的研究及工业化生产得到突破性进展。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低压甲醇羰基化法已成为醋酸、醋酐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合成方法。
在甲醇羰基化合成反应工艺路线中,催化剂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目的在于研究活性高;稳定性好;易于回收;兼具均相和非均相两类催化剂优点的新型催化剂体系。多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金属、配体、载体和助剂这几个方面。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现行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提高反应速率,增加醋酸、醋酐产率的目的。
在甲醇羰基化反应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以铑为中心活性物种的催化性能,除了对催化剂本身的结构改造,以达到其催化效率的提高。如J.Rankin等人采用[RhCl(CO)CPEt3]2,将时空收率STY(摩尔产物/升.小时)由[Rh(CO)2Cl]2的5.0提高到9.2(Chem.Commun,1997.1835,C.A.Carraz等选用双齿型膦铑配合物,其STY达到13.7(Chem.commun.2000,1277)。为了使铑配合物催化剂在反应介质中有更好的溶解性,反应体系中添加一些对催化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的物质亦是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这类添加剂通常为一些金属盐化合物。在为数众多的添加剂中,碘化锂是报导最多和最为成功的例子之一,BP公司采用锂化合物作为助剂,反应介质中铑浓度为640ppm,锂离子浓度5340ppm时,其STY为8(US 6 130 355)。
催化剂配体亦是羰基合成催化剂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充分发挥以过渡金属为中心的催化活性物种的效能,提高由过渡金属活性中心及其配体组成的催化剂整体的催化活性和反应选择性,并改善催化剂的综合性能。选择出对反应具有更高催化活性和更优良稳定性的催化体系,如顺式膦铑二羰基配合物(Z.Freixa等Angew.Chem..Int.Ed.,2005.44.438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金属锂盐为配体的铑催化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催化剂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有机金属锂盐为配体的铑催化剂,其结构特征在于催化剂的配体为有机金属锂盐与铑形成如下的配位结构:
其中X=Cl3、或(OAc)2。
所述的铑催化剂,其中催化剂的配体有机金属锂盐为乙酸锂或乙二酸锂。
所述的铑催化剂,其中铑的前体为醋酸铑或三氯化铑。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铑催化剂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1摩尔份的乙酸锂或乙二酸锂在室温溶解于5-10摩尔份的甲醇溶液中,在搅拌下加入1摩尔份的醋酸铑或1摩尔份的三氯化铑,继续搅拌10-30分钟后,加入过量的乙醚溶液沉淀;过滤后得到乙酸锂和醋酸铑或三氯化铑或乙二酸锂和醋酸铑或三氯化铑的催化剂。
本发明选择能与金属铑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的金属锂盐化合物做配体;活性主体金属铑与助催化金属锂集一身制备出稳定的、新型结构的催化剂。本发明的铑催化剂可用于甲醇羰基化反应制备醋酸、醋酸甲酯羰基化制备醋酐的羰基合成反应。在羰基合成反应中,该催化剂在反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并呈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
本发明的催化剂在催化甲醇羰基化制备醋酸时,碘甲烷为助催化剂,其含量在总反应液中为1-5mol/L范围之间,反应物为甲醇。如以醋酸作溶剂,其反应的初始速度可得到提高。醋酸用量为甲醇与醋酸总量的3-97%(wt)范围之间,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用量,以铑计为400-2000ppm,反应温度140-200℃,一氧化碳压力为3-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3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高频玻璃天线及汽车用后窗玻璃板
- 下一篇:改性催化剂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