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2445.6 | 申请日: | 200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对;林琮议;房维信;庄松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郭敏对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占梅;王明霞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照明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元,尤指一种结合特殊的矩阵排列而得到最佳的照明效能的发光二极管[LED]的光源。
背景技术
照明是生活上的必要需求,无论是家庭用的灯具甚至是路灯都是不可或缺。而照明设备的光源经常是灯泡,目前经常使用电子式省电灯,但是科技发达,展现了发光二极管[LED]的很多优势,在显示器及电子工业产品均大量运用到。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几项特质,其具备省电、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现今电力能源愈益吃紧的情形,发光二极管如能大量普及化地应用在一般照明灯具上,将可节省大幅能源。
但是发光二极管无法有效运用的原因是在于:
1、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是集中型,不易形成照明面。
2、如要转换成有效的照明面,必须要多量的发光二极管密集排列,如此始能形成具照明光源,但是原本省电的发光二极管如果要多量密集数量,则累计的电费也未必较现有照明光源为少,失去原有的省电优势。
3、发光二极管在使用上存在一极大的顾虑,就是散热性不佳,因此容易产生相当高的温升效应,目前并无一套有效普遍的设计可以充分克服。如果密集排列多量的发光二极管,无疑温升效应是加倍反应,使得散热问题变得十分棘手,很难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前述是以如何有效突破发光二极管运用于照明光源的困难,进而用心研究开发,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装置,主要是通过创新的排列组合,即能以运用最少量的发光二极管,提供有效的照明光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装置,其可实际应用于诸如路灯、探照灯等一般照明设备。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装置,其是包含:一基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其载设于该基板的中心位置,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具第一照射角度;
多第二发光二极管,其以第一发光二极管为中心,形成矩阵排列型态,载设于该基板相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周边,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具第二照射角度,该第二照射角度小于第一照射角度:藉以该第一照射角度照射范围与该第二照射角度照射范围至少部份重叠,而投射出照明光源。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面上,其中心位置设置第一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安装一颗第一发光二极管,多颗第二发光二极管分别等距设置于第一发光二极管周侧,形成一发光二极管单元群。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单元群至少一组以上。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单元群至少一组安排于中心位置,其余各发光二极管单元群是等距于中心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群,并且包围在中心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群的各发光二极管单元群,彼此呈等距间隔。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使用的发光二极管数量少,一基板上只要有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两第二发光二极管,藉由彼此呈矩阵排列型态,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选用大的照射角度,第二发光二极管选用小的照射角度,便能互相补偿照射角度范围,通过彼此的重叠照射面而组成有效均衡的照明光源,所以发光二极管不需安排密集即可达成照明功能,大量节省消耗的电源。
2、承前第1项所述,因为降低了发光二极管的使用量,而降低生产成本与费用。
3、发光二极管使用量少,又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有间隔,各第二发光二极管亦保持间隔,所以因为散热所生的温升效应,照明设备因为散热所生的热源,将可有效减少,增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可以实际性地应用在照明设备上,比如路灯或探照灯等等,使这些公共区域运用的大量灯具,不仅具有照明效果亮,更可节省大量电费、维修成本,对公共建设助益甚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平面图,用以说明照射角度产生的照明光源。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照射角度示意前视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种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种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运用第四种较佳实施例形成单元群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五种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郭敏对,未经朝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郭敏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2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