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开路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2195.8 | 申请日: | 200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鲁建辉;周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9G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开路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特别是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耗电低和辐射少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便携式DVD、可视音乐播放器、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领域。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分子本身并不发光,因此液晶显示器需要借助一背光模组发光来实现图像显示,通常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灯管和一调节该多个背光灯管工作电流的脉宽调变集成电路,当一背光灯管工作出现意外,造成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的输出负载开路时,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需要一背光开路保护电路使其停止工作。
请参考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开路保护电路100的示意图。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100包括四个检测电路110、一输入电路130、一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和一控制开关170。
每一检测电路110包括一背光灯管111和一检测输出端112。
该输入电路130包括四个二极管131、四个偏置电阻132、四个滤波电容135、一第一晶体管1331、一第二晶体管1332、一第三晶体管1333和一第四晶体管1334。该第一晶体管1331的源极接地,该第一晶体管1331的漏极连接到该第二晶体管1332的源极,该第二晶体管1332的漏极连接到该第三晶体管1333的源极,该第三晶体管1333的漏极连接到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源极,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漏极是该输入电路130的输出端。第一晶体管1331的栅极经由一偏置电阻132和一滤波电容135并联接地,一二极管131的负极连接到该第一晶体管1331的栅极,该二极管131的正极作为该输入电路130的一输入端。该第二晶体管1332、第三晶体管1333和第四晶体管1334的栅极连接结构与该第一晶体管1331的栅极连接相同。该四个二极管131的正极分别作为该输入电路130的四个输入端,并分别连接到检测输出端112。
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包括一电流采样端151,当该电流采样端151被拉为低电压时,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停止工作。
该控制开关170包括一第五晶体管171和一限流电阻172,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源极接地,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漏极连接到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的电流采样端151,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栅极和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漏极皆经由该限流电阻172连接到一5V电源(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的一引脚)。
正常工作时,该四个检测电路110的四个检测输出端112电压分别输出信号四个高电压信号。该四个高电压信号通过该四个二极管131使得该第一晶体管1331、第二晶体管1332、第三晶体管1333和第四晶体管1334都开启,则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漏极被下拉为低电压,因此该第五晶体管171关闭。
当任意一检测电路110检测到背光灯管111为开路或对地短路时,该检测电路110的检测输出端11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该低电压信号通过该二极管131使得该使得该第一晶体管1331、第二晶体管1332、第三晶体管1333和第四晶体管1334之一关闭,由于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栅极和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漏极都经由该限流电阻172连接到一电源。因此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栅极为高电压,该第五晶体管171开启,于是同该第五晶体管171漏极连接的该电流采样端151被拉为低电压,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停止工作,实现背光开路保护功能。
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100中,该输入电路13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晶体管1331、1332、1333、1334个晶体管,结构比较复杂,且如果采用的背光灯管111增多时,该输入电路130还需要相应增加晶体管数量,进一步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结构较复杂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2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乙二醇丁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TDD通信系统中终端的接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