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缸充气封装工艺及封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52343.8 | 申请日: | 200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裕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6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封装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装工艺及封装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缸充气封装工艺及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减震器装配过程,将活塞杆推至缸体的底部,再向减震器的缸体内灌装介质油,工作时通过介质油的阻尼作用实现减震。这种方法制作的减震器存在一下问题:在对减震器灌装介质油时,活塞处于减震器缸体的底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活塞上移时,在活塞下部的缸体内就会形成真空区,在活塞杆下移时起不到减震效果。有人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装配工艺(专利号:CN200410050295.X),其改进了以前技术的缺点,但显现出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工序复杂,效率低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工序少,效率高的单缸充气封装工艺及封装装置。
本发明同时还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可靠性差,安全性低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性好,安全性高的单缸充气封装工艺及封装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单缸充气封装工艺,并在于所述的封装装置的导套内按照单缸减震器的结构依次放置入浮动活塞总成、液体、带活塞总成的活塞杆,再往活塞杆上套上油封导向带密封圈总成,接着往封装装置的腔内打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在此之前要用压入杆把油封导向带密封圈总成固定在设定好的位置;然后把压入杆将活塞杆及油封导向带密封圈总成压入单缸的缸体内,当达到预定位置,压入杆固定着不动,把导套抬起,用挤压头挤压缸体端部,再卸下挤压头,最后再抬起压入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液体从导套开口处注入液体或通过导套侧面注入液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注入气体的压力为0.5-5MP.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端密封的缸体,其另一端嵌于导套内,导套和缸体的内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套与缸体的对接处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套的侧面设有单向阀及其充气孔,其设置于导套靠近缸体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套的侧面设有压缩泵及其注液孔,其设置于导套中部偏上位置。
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工序少,效率高,可靠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尤其是为单缸减震器提供了一种工序少,效率高,可靠性好,安全性高的单缸充气封装工艺及封装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封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单缸减震器的装配过程:缸体9置于夹具上,缸体的内径与导套3的内径相同,缸体嵌于导套内,在缸体与导套相接处设有密封圈8,导套内先放置上浮动活塞总成6,再将液体注入导套内,接着将端部设有活塞总成的活塞杆2置于导套内,在活塞总成外侧的活塞杆上套上油封导向带密封圈总成10,压入杆1设有孔,孔内放置着活塞杆,压入杆与油封导向带密封圈总成相接触并把它固定在设定好的位置不动,导套靠近缸体侧设有阀孔,阀口外侧设有单向阀7;首先向单向阀内冲入压缩气体,再通过压入杆将油封导向带密封圈总成压入缸体内,当油封导向带密封圈总成进于缸体端部时,到达相应的位置时压入杆固定着不动然后抬起导套,这时通过挤压头11使得缸体和油封导向带密封圈总成夹紧,退下挤压头,再抽出压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裕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裕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523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缝管件成型液压机
- 下一篇:一种减振器用单向压缩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