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的杀菌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6851.7 | 申请日: | 200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欧兆辉;欧子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兆辉;欧子轩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303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的杀菌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的杀菌方法主要是使用化学方法,如使用杀菌剂、消毒液等进行杀菌,这种水的化学杀菌的方法会在水中残留化学物质,影响了水质,从而可能对使用者产生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水的杀菌方法中存在的影响水质、可能对使用者产生危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对水质影响小、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的水的杀菌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中插入两个互不接触的纳米材料电极,向两纳米材料电极施以脉冲电压。
所述水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银或二氧化钛或铜或铁。
所述水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纳米材料的微粒直径为5~100纳米。
所述水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压的单个脉冲电能为0.05~15焦尔。
所述水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压的频率为0.5Hz~30kHz。
所述水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电极的形状为板状或网状或棒状。
一种水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设置两个互不接触的纳米材料电极,电力控制器向两纳米材料电极施以脉冲电压。
所述水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银或二氧化钛或铜或铁。其中以银材料最好,二氧化钛次之,铜再次之,铁最差。
所述水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纳米材料的微粒直径为5~100纳米。
所述水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压的单个脉冲电能为0.05~15焦尔。
所述水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压的频率为0.5Hz~30kHz。
所述水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电极的形状为板状或网状或棒状。
其原理是,加在纳米材料电极上的脉冲电能使纳米材料电极向水中释出自由离子微粒,该纳米级的离子微粒吸附在细菌表面直接打乱细菌的生理,使该细菌释出大量的离子微粒形成大量的离子流,直到该细菌死亡,已死亡的细菌释出的新离子微粒又吸附在别的细菌表面,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使用电能将纳米材料上的微粒释出而杀死细菌,被杀的细菌同时可以释出大量纳米级的微粒对别的细菌进行杀灭,无需化学物质,所以不会影响被处理的水的水质,也不会对水的使用者产生危害,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水的杀菌方法及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所述水的杀菌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1、22、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所示,所述水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管道外壳1内设置两个互不接触的纳米材料电极21和22,电力控制器(图中未画出)向两纳米材料电极21和22施以单个脉冲电能为0.05~15焦尔、频率为0.5Hz~30kHz的脉冲电压;纳米电极的材料为银,其银粒直径为2 0纳米,
使用时,水流由下向上流(如图示箭头方向),加在电极21和22上的脉冲电能使电极向水中释出自由离子微粒,该离子微粒吸附在细菌表面直接打乱细菌的生理,使该细菌继而释出大量的离子微粒形成大量的离子流,直到该细菌死亡,已死亡的细菌释出的新离子微粒具有从电极上释出的微粒相同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兆辉;欧子轩,未经欧兆辉;欧子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6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药剂防治鳞翅目害虫效果的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安全伞